溫州日報作文版作文選登:鄭諾晗《織衣的日子》

請小作者添加小編好友,以便製作榮譽證書。

投稿方式:關注微信公衆號“溫州新教育”(微信號:wzrbxjy),點擊下方自定義菜單欄“作文投稿”即可進行投稿(投稿時,請注意必填與選填)。

織衣的日子

溫州市實驗中學七(8)班 鄭諾晗

指導老師:陳麗偉

溫州每逢過年有織衣的習俗,我的外婆愛織衣。自我有記憶起,她的身邊總會放着一團棉線。

外婆常常一針一針穿着,一貫到底,從未中途停下。累了,就喝口茶;倦了,甩甩手。身旁,是各色的棉線捲成的球;手上,是尖頭細木棒;心裡,是綿綿的愛。

而我自顧自地玩着,對她織那樸素的衣服感到厭倦,說道:“外婆,別織了,直接買商店裡的衣服不好嗎,花樣又多又舒服!”可她只是笑笑,偶爾嘮叨幾句:“店裡的哪裡有自己織的暖?”

她織衣的時候是心無旁騖的,彷彿眼前的一針一線就是天底下最重要的事。她也會常常研究一些圖案,看一些款式,似乎努力和時興的款式接軌。她亦常常問我,你喜歡什麼樣的呀?雖然我常常既嫌棄,又說不出個所以然。

日子是她手裡的線,是冬天一件件織就的衣服。

長大些後,我很少來到外婆家,卻依稀記着那些棉線。外婆依然靜謐地織着,卻時常慈祥地看看我,笑笑,留下一句:“又有新衣服穿了!”

我也看着她,不知如何回答,就像我們之間有了一扇推不開的門。其實我現在穿毛衣的時間很少了。

外婆也知道,低下頭,眼裡有一絲失望,她知道我不是很喜歡她織的衣服,也知道我確實也沒多少機會穿毛衣,但她仍固執地穿針、引線,細木棒靈活地前後走着,一個個麻花清楚地呈現出來。

她的手還是那麼巧,身體卻變胖許多,烏黑的頭髮纏着幾根淡淡的花色,牙也一顆一顆換成了銀套子。

織到一半時,她怯怯地擡起頭,期盼地詢問着:“這個花紋還喜歡嗎?”我點點頭,她露出了久違的笑容,那一刻,她像一個孩子,那樣快樂。

如今,時代發生了巨大的改變,日子也深一腳淺一腳地走去,越來越多用機器織的衣服從街頭巷尾冒了出來,那樣規整,那樣時髦。而我常常是以“沒時間”爲藉口,與她見面的時間一次一次變少,可她織的樸素而又簡單的衣服又一件一件增多。

現在我才知道,傳統長輩觀就像她用來織衣的線一樣,源遠流長,是刻在骨子裡的。哪怕與孩子見面的日子越來越少,哪怕時代發生了變化,哪怕親人之間有了隔閡,但對孩子原始的愛從未少過,而外婆,將織衣的愛滲透到我的每一年裡,每一個日子裡……而我,也開始懷念從前,懷念從前的慢生活,懷念從前古樸而又溫暖的衣服。

外婆織的從來不僅是衣服,而是她把愛織進了毛衣裡,織進了每一個想我的日子裡……

編輯:瞿含張

二審:曾雲畢

三審:林 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