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外貿的長三角樣本:這個區進出口增速爲何超全國11個百分點

在關稅戰和全球地緣政治衝突等不確定性的影響下,長三角一座經濟外向型小城仍然交出了亮眼的外貿成績單:今年1~5月,蘇州吳江區外貿進出口總值達769.7億元,同比增長13.7%,增幅分別高於全國、全省、全市11.2個、8.4個、7.5個百分點;其中出口增長14.2%,進口增長12.1%。5月單月,吳江區進出口規模創40個月以來新高。

作爲蘇州主城區面積最大的板塊,吳江位於蘇州、浙江、上海兩省一市的地理交界處,是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的中心區域,以電子信息、絲綢紡織、裝備製造、光電通信爲四大主導產業。

“今年整個紡織行業的壓力是不小的。旺季不那麼旺,也因爲市場的觀望情緒縮短了週期。”吳江明斯克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吳長明這樣對第一財經表示。然而,即使面對嚴峻的大環境,靈活的外貿企業仍然跑出了加速度,並在多元化的市場佈局中有了意想不到的收穫。受益於去年底在中東市場的耕耘,他們今年前5個月的出口訂單同比增長了150%,中東地區的訂單更是數倍激增,佔到了總體出口額的約45%。

第一財經梳理海關總署的數據後發現,不只吳江區,今年前5個月,常州、南通、金華、台州、蕪湖等長三角地區的城市均交出了進出口兩位數增長的成績,分別同比增長13.7%、14.5%、19.8%、13.3%和19.0%。

在穩外貿的背景下,這些區域樣本和經驗更加具有借鑑意義。

新興市場開拓成果顯著

受美國關稅政策影響,我國對美市場出口雖然下降,但對非美地區的出口在多元化市場的開拓中迅速補上了缺口。這一趨勢在前述實現了高增長的區域更加明顯。

今年前5個月,除了歐盟,吳江對其他主要外貿市場的進出口增幅均超兩位數。其中,對東盟進出口138億元,增長17.6%,佔全區外貿總值的17.9%。

江蘇姑蘇淨化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章洪偉表示,目前他們已與越南、印尼、孟加拉國、澳大利亞等國家和地區的客戶建立合作,產品覆蓋東南亞和非洲市場。今年以來,企業的出口貨櫃超過300個,海外業務同比增長20%左右,佔總銷售額的三分之一。

吳長明則表示,在今年春季廣交會上經歷了印度、泰國、俄羅斯、巴林等多個新興市場的客戶當場支付調樣費的“驚喜”。在他看來,現場支付調樣費這樣的情況是較爲少見的,這說明大環境變化之下反而讓更多國家的客戶抓緊和中國企業對接,也說明“中國製造”的吸引力並不會因爲關稅“大棒”而降低。

中東的訂單激增並迅速擴大到公司出口的半壁江山,也是吳長明不曾料到的,“都說多元化市場佈局,當時只是覺得多一些補充,沒想到一開始幾十萬美元的訂單會在半年後變成現在的千萬規模”。雖然近期中東訂單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戰事的影響,但當地的業務規模整體保持上漲趨勢。

他們出口美國的產品也因爲一定的技術門檻很難被替代——這些用在帆船上的防曬罩面料需要具備永久防曬效果,和用在醫療領域的尼龍布一樣,在關稅波動下都沒有出現需求端的明顯變化。“當時關稅超過100%的時候,美國客戶也沒有讓我們停止發貨。”吳長明說,在關稅90天過渡期裡,客戶自然更是催着工廠“貨好了儘早發”。在美國訂單佔比因公司整體體量增大而下降的大趨勢下,今年以來的實際訂單量反而不降微增。

在吳長明看來,客戶需要的“不是最高端,不是最貴,而是最合適”。基於十多年積累的朋友圈資源和口碑,他們背靠當地產業鏈的優勢,一直在堅持開拓多元化市場,這是在地緣政治風險和貿易戰挑戰下始終能夠有所收穫的基礎。

前述外貿高增長的城市無一例外都在非美市場收穫了兩位數的高增長。根據南通市的數據,今年前5個月對東盟、歐盟、中東進出口分別增長25.6%、19.8%、17.5%。同期,台州市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出口574.3億元,同比增長14.5%,佔51.9%。此外,台州市對歐盟出口增長14.2%,佔出口總值的20.7%;對東盟出口增長12.1%,佔12.6%;對拉美出口增長29.4%,佔10.3%。

企業自主行動之餘,當地政府給予的助力不可小覷。

吳江海關方面告訴第一財經,近期他們收集到的企業一大需求即市場拓展需求,“企業急需開拓新市場,比如中東、非洲、歐洲等地區,以分散風險”。同時,企業存在供應鏈重構優化需求,部分企業的全球化佈局,需要選擇在關稅較低的國家或地區建廠,或尋找新的零部件供應商,以降低關稅成本和運輸成本。

爲此,吳江海關有針對性地開展政策宣傳輔導,通過“關長送政策上門”等幫助企業瞭解政策並正確申報。對有拓展市場需求的企業開展自由貿易協定方面的專業培訓,幫助企業用好用全稅收優惠政策。

機電產品和民企帶動強勁

和全國機電產品出口額及佔比持續增長的趨勢一致,這些外貿高增長區域均受到了機電產品的強勁帶動,並且民企的表現都相當活躍。

今年前5個月,吳江機電產品進口、出口均實現兩位數增長,出口佔比超六成,進口占比近八成。

吳江海關方面對第一財經表示,外貿增長顯著超過全國、江蘇省、蘇州市,主要受到了機電產品的帶動。其中,今年前5個月,出口電工器材66.3億元,增長55.8%,上拉出口4.6個百分點;進口電腦零部件31.6億元,增長25.3倍,上拉吳江進口19.3個百分點。

南通的船舶、電工器材、集成電路等產品出口也增長顯著。前5個月,南通機電產品出口增長35.4%,其中船舶、電工器材、集成電路分別增長142.5%、146.1%、31.7%,合計拉高全市整體出口增速14.9個百分點。

台州前5個月機電產品出口同比增長15.3%,其中,通用機械設備同比增長11.9%,縫製機械及其零件同比增長15.5%,汽車零配件同比增長27.4%。

面對全球經濟波動,決策更靈活、反應更靈敏的民企在穩外貿中挑起了大梁。

前5個月,吳江民營企業數量佔全區進出口企業的83%,進出口值佔比較去年同期增加2個百分點至60.8%,拉動吳江外貿增長10.3個百分點。

前5個月,台州市民企進出口增長13.3%,佔全市進出口總值的91.3%,對全市進出口增長貢獻率達91.1%。

同期進出口增幅位居江蘇省第二、蘇南第一的常州市,其民企進出口增長22.6%,增速高出常州市整體9個百分點,成爲推動外貿增長的關鍵力量。

在跨境電商領域的創新突破,也是常州市外貿高增長的重要動因。於今年建立的長三角(常州)跨境電商創新中心,目前已簽約服務商11家。官方統計顯示,今年前5個月,按全業態統計,常州市跨境電商進出口達128.4億元,同比增長46.7%,佔外貿比重提升至8.7%。“TK跨境歐洲專場”“123直播培訓”等50餘場對接、培訓活動,持續爲企業出海提供全鏈條支持。

南通海關分析稱,當前進出口規模和增速穩中向好的趨勢不斷鞏固,預計上半年我市外貿增速仍將維持在15%左右。但國際政策環境仍充滿不確定性,疊加市場環境下行波動,部分行業、企業面臨的壓力挑戰正不斷加大,全年外貿保穩提質仍需進一步穩存量、擴增量,加快推進產業結構創新升級,不斷提升外貿產業應對風險的能力和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