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新探 | 賀蘭山下邂逅“紫色浪漫”

新華社銀川6月23日電 題:賀蘭山下邂逅“紫色浪漫”

新華社記者馬麗娟、唐紫宸

夏日傍晚,金色霞光給巍峨的賀蘭山鍍上一層金邊,晚風輕拂山腳下成片的葡萄園。舉一杯馥郁的葡萄酒,享受山野慢生活,這是許多外地遊客來寧夏尋找的“詩和遠方”。

賀蘭山,位於寧夏與內蒙古阿拉善盟交界處,是我國北方一座重要的山脈。它與大興安嶺、陰山、祁連山共同構築了我國北方天然的地理分界線。

剛剛過去的第五屆中國(寧夏)國際葡萄酒文化旅遊博覽會在寧夏銀川舉辦,第32屆布魯塞爾國際葡萄酒大獎賽也同期舉行。200餘家國內外知名酒莊代表齊聚賀蘭山下,340位國際評委與500餘名國內外嘉賓到會參賽,品鑑美酒佳釀,謀劃合作方向。

從銀川市中心一路向西,驅車不到一個小時來到位於賀蘭山東麓的圖蘭朵葡萄酒小鎮。這座酒紅色的建築與周邊自然景觀融爲一體,安漠酒店觀景平臺上巨大的水面倒映着藍天白雲,許多遊客在這裡悠閒地喝下午茶。開張一年來,這裡已成爲熱門“打卡地”。

“還沒進門就看到一大片葡萄園,特別新鮮。眼前就是賀蘭山,心情一下就暢快了!”第一次來寧夏的北京遊客金肖序興奮地說,這裡的一切都讓久居大城市的她有種“復得返自然”的感受。

安漠酒店的大廳設有葡萄酒品鑑室,一款款來自賀蘭山東麓葡萄酒產區的酒莊名酒陳列其中,遊客可在侍酒師的講解下,品嚐一杯美酒裡的“風土”。“我們不僅是一家酒店,還是葡萄酒生活的提倡者,依託賀蘭山的自然風光,融入葡萄酒文化,爲遊客打造一種‘微醺’慢生活。”安漠酒店市場傳訊經理楊盼說。

依託得天獨厚的風土條件,寧夏將葡萄酒產業打造成獨具特色的“紫色名片”。經過40餘年發展,寧夏釀酒葡萄基地開發面積超過60萬畝、已建成酒莊130家、葡萄酒年灌裝量1.4億瓶,成爲全國最大的釀酒葡萄集中連片產區,賀蘭山東麓也因此聲名鵲起。

不僅是種植釀造,近年來,寧夏大力推動“葡萄酒+文旅”深度融合,集中打造了圖蘭朵葡萄酒小鎮、賀蘭山宿集、鴿子山葡萄酒小鎮等多個葡萄酒旅遊綜合體,推出星空營地、紅酒馬拉松賽、搖滾音樂節等一批新業態,豐富葡萄酒消費體驗場景,提升產業綜合效益。

夜幕降臨,在位於夏木酒莊的遊牧營地裡,篝火晚會剛剛開始。“赤霞珠”“霞多麗”“馬瑟蘭”……幾座以葡萄品種命名的帳篷客房裡亮着微光,人們圍坐在火堆旁,舉杯相慶,一邊品味葡萄酒圓潤甘甜的口感,一邊欣賞浩瀚璀璨的星空。

酒莊莊主張湃告訴記者,營地雖開業不到一年,但深受遊客歡迎,隨着暑期來臨,客房基本滿房。遊客在這裡可參觀酒窖、葡萄園,品鑑葡萄酒和西北特色美食。“很多人原來不懂葡萄酒,入住後逐漸瞭解了葡萄酒文化,成爲我們產品的新客戶。”

去年9月,“中國100餘家民宿和賀蘭山葡萄酒聯合定製計劃”正式簽約落地,越來越多高端民宿品牌入駐賀蘭山東麓葡萄酒產區,通過與酒莊合作,共同開發個性化民宿和酒莊旅遊結合的文旅產品。

“發展酒文旅已經成爲從業者的共識了。”銀川市葡萄酒產業發展服務中心副主任王繼斌說,藉助寧夏“星星的故鄉”文旅IP,銀川市打造“葡萄酒+星空”特色旅遊品牌,爲遊客創造新奇的旅遊體驗,推動葡萄酒產業高質量發展。

目前,寧夏2A級以上酒莊有22家,酒莊年接待遊客超過300萬人次,昔日戈壁灘已“蝶變”爲“浪漫生產地”。

漫步在賀蘭山東麓的葡萄園,夏日熱浪拍打在綠意盎然的葡萄葉上,催促着葡萄的成熟,也醞釀着旅遊熱潮的到來,靜候遊客在“紫色浪漫”中與葡萄醇香撞個滿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