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要兼顧遠客近鄰
文旅消費成爲當下服務消費的重要增長點、鄉村振興的新引擎。近期,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再次強調要擴大文體旅遊消費。
發展文旅既要解決旺季遠客承載能力不足的問題,也要考慮本地居民日常文旅消費需求。如何平衡“遠客”與“近鄰”的關係,是文旅高質量均衡發展的重要課題。
小城市應打破地域觀念,多點開花做好景點融合。文旅市場是多業融合,傳統的文旅業態正被新的生活方式取代,“體驗感”和“打卡點”逐漸成爲文旅體驗的核心。在旅遊旺季,遠客近鄰蜂擁而入,難免導致消費價格上升、服務質量打折,影響遊客消費體驗,但旅遊淡季缺少客源,易導致商家投入預期和信心不足。這就需要區域間打破壁壘,加強合作,實現理念融合、景區協同,避免重複建設和投入,共享優質資源。
增強近鄰羣體文旅消費吸引力。中小城市具有原生態特色和性價比優勢,恰好擊中“近鄰”的消費慾望,逐漸成爲週末遊和親子游的首選地。在文旅競爭中,既要注重已有景區的鏈條式建設,也要做好適應性改造,增加民俗文化、餐飲美食、非遺體驗等關注度較高的地域文旅活動頻次,既吸引外地遊客,也讓本地消費者耳目一新。
構建主客共享的文旅空間,由“旅遊目的地”向“生活目的地”轉型,需滿足外來遊客和本地居民的不同需求,結合城市更新、保留本地文化民居,留住原生態生活氛圍,形成主客文化認同與情感聯結。
文旅市場實現長遠發展,既要緊抓外地遊客增量市場,又得守住本地居民存量市場。提升差異化產品供給、智慧服務,增強對遊客吸引力,應將文化基因融入城市規劃的肌理,加強區域協同、政策支持及數字賦能,實現“遠客近鄰”共贏發展。(作者:石 晶 來源: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