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大學推動光電走廊建設 邁向永續環保綠校園

▲未來在球場與排球場加蓋棚架式太陽能板後,不僅具備遮陽避雨功能,也可作爲等候校車接駁的庇廕空間,提升校園空間多元用途。(圖/文化大學提供)

記者白珈陽/地方報導

中國文化大學因應近年高教環境的變化,積極改造校園環境以強化招生吸引力,並已獲教育部覈准「光電風雨廊帶建置計劃」,將打造整合太陽能發電與遮風避雨功能的光電風雨走廊,建置全天候太陽能球場及宿舍屋頂太陽能系統,致力成爲永續智慧校園的典範。此計劃爲北臺灣大學校園首例,展現結合國家再生能源政策與校園特色的創新精神。

文化大學指出,未來2年內校園將啓動3大重點建設,包括串連教學館樓羣的光電風雨走廊,整合太陽能發電及遮風避雨功能,搭配目前既有的空中與地下走廊,讓師生們更便利且舒適地通行;全天候太陽能球場,不論豔陽或驟雨,運動都不設限;宿舍屋頂太陽能系統,讓綠能進入日常生活,室溫自然降、生活更從容。

文化大學說,這不只是硬體的更新,更是文大對綠色校園願景的實踐。光電走廊設計融合中國傳統建築元素,與校園建築天際線自然對話,科技與美感並存,不破壞原有風貌,卻帶來嶄新生活體驗。運動場域也同步升級。籃球場與排球場加蓋棚架式太陽能板,不僅遮陽避雨,更轉化爲清潔能源來源,也能作爲等候校車接駁的庇廕空間。

▲光電走廊設計融合文化大學中國傳統建築元素,與校園建築天際線自然對話,兼顧美感與實用,展現綠能校園新典範。(圖/文化大學提供)

而學生宿舍,則透過光電系統建置與隔熱設計,預計夏季室內溫度可降低3至5度,同時提供屋頂更多使用可能,包括晾衣、休憩與簡易戶外活動,打造更節能、更宜居的生活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