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幣使用倒數3個月 「青年席位」加碼每張票再回饋100點

▲文化幣針對青年席位加碼,除了既有優惠,每張票再回饋100點。(圖/記者呂佳賢攝)

記者林育綾/臺北報導

2025年「文化幣」使用邁入最後3個月,文化部針對「表演藝術青年席位」加碼,10月1日起至12月31日,使用文化幣除了原有優惠,每張票再獲得100點回饋,13-15歲最高回饋600點、16-22歲最高1200點,鼓勵青年朋友走進劇場。

文化部統計,2025年文化幣領用至今,領取人數近160萬人、領取率達77%,消費金額超過12億元。其中爲了降低青少年欣賞表演藝術門檻特別推出的「青年席位」,包含特別選定視線優良區域推出的「專屬青年席位區」,或是全場可以自由選位的「5折自由座」,都可以享有以文化幣折抵至少100點(含)以上購票,享有5折或5折以下的專屬優惠。 從數據分析,持續推出的「青年席位」今年已售出近4萬張票券,帶動表演藝術、文化體驗佔整體文化幣使用比例達到近2成,尤其各縣市或表演藝術團隊特別推出的「青年專場」,更是受到青少年歡迎。

爲了持續鼓勵青少年購票入場觀看錶演藝術,文化部特別加碼,除了既有優惠外,文化幣購買青年席位,每席可再獲得100點回饋。

▲文化幣青年席位加碼回饋,每張票再獲得100點。(圖/文化部) 文化部分享,第4季通常是各大藝術季百花盛開的季節,包含在臺北、臺中、臺南、高雄都有專場的故事工廠《3個諸葛亮》,以3個現代人「模仿」智慧軍師的過程,用搞笑與創意重新詮釋歷史角色。臺北木偶劇團《國姓爺合戰》,將課本上的歷史人物鄭成功活化,適合對歷史、傳奇故事有興趣的人。

如果兒童劇團《青春病》,以在成長中面對的「青春困惑」爲題,帶出校園生活、友誼、戀愛、夢想。一向最受歡迎的狂美《卡通動畫跨世代》交響音樂會,特別推出青春特別版,精選跨世代經典卡通動畫配樂,在音樂會中體驗「熟悉的童年動畫×現場音樂震撼」雙重樂趣。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也攜手國家兩廳院、臺中國家歌劇院、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國家交響樂團(NSO)推出一系列精采節目,包括兩廳院主打適合青少年的「2025 廳院選」,如雲門舞集《關不掉的耳朵》、唐美雲歌仔戲團《夢在海潮那邊》、比利時導演楊・馬騰斯《再見狗日子》。

衛武營推出創造焦點與澳洲YUCK Circus女馬系列《Bed Trip》,以充滿爆發力與幽默感的雜技展現青春活力。臺中歌劇院帶來聚焦新銳能量的「2025 NTT 遇見巨人」,NSO的古典音樂饗宴《馬勒第三》、《跨樂自由的邊界》、《華麗歌劇選粹-維也納之夜》、《搖擺美國-阿帕拉契之夜》、《春日英雄》等。 各縣市表演節目及藝術節活動同樣玲琅滿目,例如宜蘭縣及雲林縣巡演的相聲瓦舍《狐說》;苗栗縣《再續小五義-鵝峰堡》結合北管現場演奏、光影特效布袋戲;嘉義市卡卡頌長笛重奏團的《比較不卡了》;屏東縣《以爲是BL結果是BFF》、《出外人》少年仔來放送-臺灣歌謠故事音樂會;花蓮縣《光來自山的背面-奇萊平原三部曲》當代電影式光影偶劇;臺東藝術節推出《好事清單》不插電版、《寶島一村》及聲景音樂劇場《極境尋光-走進江賢二》等。 文化部表示,2025年文化幣的領用期限將於12月31日結束,除了青年席位及加贈百點活動外,全年度持續有「獨立書店購書2點送1點」、「國片消費350點送100點」、「消費滿200點抽文化幣」及「新朋友邀請碼」等優惠持續進行,尚未領取或尚有餘額的青年朋友,可把握最後3個月使用,相關資訊可至「文化幣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