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哥華街頭濃濃臺灣味 TAIWANfest燈箱廣告吸睛
溫哥華街頭瀰漫濃濃的臺灣味,「Let Taiwan Be Taiwan」(讓臺灣就是臺灣) 的燈箱廣告吸引很多人的目光。 圖/中央社/行政院顧問張理瑲提供
溫哥華街頭瀰漫濃濃的臺灣味,「Let Taiwan Be Taiwan」(讓臺灣就是臺灣) 的燈箱廣告吸引很多人的目光。這樣簡單的一句話,不僅是爲了宣傳即將登場的「臺灣節」(TAIWANfest),也是許多海外臺灣僑民內心的吶喊。
矗立在溫哥華10個不同街區的燈箱廣告昨天正式亮相就吸引許多當地僑胞口耳相傳,紛紛到現場打卡留念。行政院顧問張理瑲和夫婿潘立中今天在街頭看到大大的「Let Taiwan Be Taiwan」字樣,內心激動又開心。
張理瑲對中央社說:「臺灣就是臺灣,這樣一句話對住在海外的我們來說特別有感,因爲我們常常需要向外國朋友解釋臺灣定位,我們甚至會正面遇到『臺灣就是中國的一部分』的挑釁,而我們真的希望所有人都能認識臺灣的獨特性。」
「Let Taiwan Be Taiwan」是今年「臺灣節」(TAIWANfest)的口號,活動即將於明天在多倫多先登場,下週移師溫哥華舉行。
值得一提的是,過去30幾年來,「TAIWANfest」都一直稱爲「臺灣文化節」,今年首度改名,移除「文化」兩個字。
活動總策劃加拿大亞裔活動協會執行長吳權益對中央社說:「臺灣有太多的獨特性,所以臺灣節是超越文化框架,一個讓人重新認識、論述、分享與再想像臺灣的平臺。」
吳權益表示,早期的TAIWANfest是以一系列臺灣藝文表演和美食活動打響知名度,但2016年起,每年選定一個國家展開對話,透過臺灣、加拿大與對話國三方視角,策劃具啓發性節目,不僅是文化展示,也是彼此理解,更在加拿大的多族裔多元文化社會中,尋找身分認同。
他說:「臺灣來的音樂人傳遞的不僅是美好的音樂,更是一段特別的臺灣故事。就像今年臺灣節邀請到『農村武裝青年』、『粹垢』和『一好・屴夯』這3組音樂人,代表臺語、客語和原住民語,這些語言都曾是在戒嚴時期被打壓禁制的,所以若提倡『LetTaiwan Be Taiwan』,說這些語言的族羣,也應該可以好好地做自己。」
他說,臺灣努力追求自己的定位,所以每個臺灣人都需要更認識臺灣,做好功課才能向世界介紹更豐富又獨特的臺灣。
繼前2年與荷蘭、西班牙進行「大航海時代」的對話後,今年「臺灣節」以葡萄牙爲引,詮釋活動主題「海洋的迴音」。
吳權益說:「我們都知道鄭成功對臺灣的貢獻,他打敗了荷蘭人,但有沒有人想過,當時鄭成功的大砲從哪裡來的?那不是明朝提供的,大部分的武器來自澳門,也就是當時在澳門的葡萄牙人提供的,所以我們和葡萄牙有過密切的關係,但幾乎很多人都不知道。」
他說很多歷史細節可以證實臺灣和世界的連結非常多元且悠久。「這對加拿大的臺裔後代也非常重要,因爲他們若對臺灣產生好奇,若更瞭解自己的根源,就能更好地論述自己在加拿大的身分定位」。
駐溫哥華經濟文化辦事處處長劉立欣讚揚「臺灣節」引領衆人吶喊「Let Taiwan Be Taiwan」。她說:「就好像臺灣運動員參加國際比賽時,總是隻能用『中華臺北』,無法用『臺灣』,我們真的就想大聲說『我們的名字叫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