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定幣與離岸人民幣掛鉤?港金管局:目前主要談及港元、美元

香港穩定幣條例即將在8月1日上路,而外界關注香港穩定幣跟離岸人民幣掛鉤一事,金管局副總裁陳維民29日在穩定幣發行人監管制度技術簡佈會上透露,暫時與金管局有接觸過的機構,主要都談及較常見的自由流通貨幣,例如港元、美元等。他也透露,首階段牌照將會於明年初發出。

綜合香港經濟日報、香港電臺報導,陳維民說,「如果有人真的想發人民幣的話,我們都會好像其他(貨幣)種類的考慮,首先要看使用的場景,他期望上甚麼類型的客戶,將來發(穩定)幣後,我們會要求儲備是儘可能跟隨所發的幣,所以在人民幣資產上,你是想着用甚麼人民幣資產來做你的儲備?這些都是我們需要了解的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陳維民續指,人民幣目前不是完全自由兌換,故任何人如果想發人民幣穩定幣,可能要就上述問題提出較周全的想法和計劃,當局纔可以審視及考慮。

陳維民表示,金管局對發行人申請者希望發行穩定幣所掛鉤的幣種,持開放態度,「可以是多幣種,可以是單一幣種的穩定幣,甚至可以是一籃子法幣掛鉤的穩定幣,這是在我們的制度下允許的」。

陳維民表示,並無爲當局或發行人設定要做到多少資金流入的目標,強調資金流入要視乎應用場景而定。他多番強調穩定幣發行要「穩」,不會期望穩定幣在起步階段會大規模或爆炸性增長,初期已做到很大業務規模或很強盈利的不確定性高,提醒大家要謹慎有關盈利前景。

陳維民再度重申,「沙盒」參與機構不一定可取得牌照。他表示,發牌要求有三個範疇,包括合規性、具體性及可持續性:在合規性方面,除了滿足監管要求,例如儲備資產的管理、贖回、風險管理及反洗黑錢外,特別提到要遵守香港及其他地區的法規,尤其跨境支付場景,需要遵守跨境應用的相關地區法規;具體性方面,金管局要求發行人有實在的應用場景,需要有切實可行的具體商業方案和落實計劃;可持續性方面,穩定發行人需要有足夠資源及流動資產,證明持續有心投放資源,並長遠需要有盈利能力,說服金管局其盈利模式纔可經營。

香港《穩定幣條例》將於8月1日正式上路,金管局副總裁陳維民29日在穩定幣發行人監管制度技術簡佈會上透露,暫時與金管局有接觸過的機構,主要都談及較常見的自由流通貨幣,例如港元、美元。路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