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差過大 酪梨收成僅1至3成

屏東萬丹酪梨農陳昱銓的果園受氣候影響,收成不到10%。(羅琦文攝)

受到極端氣候冷熱交替劇烈,屏東酪梨「酥花」情況嚴重、落果率高,萬丹酪梨農指出,受損程度達8、9成,等於全年無收;嘉義竹崎部分果園結果率也不到3成;全臺最大產地臺南大內也發生酪梨授粉不佳情況,市府農業局決定待5月中旬彙集農災資料,邀農糧署、改良場專家召開天然災害補助會議,預料可望通過補助。

臺灣酪梨最大產區分佈在臺南、嘉義等縣市,屏縣種植面積約290餘公頃。萬丹鄉酪梨產銷班第10班班長吳贊旺表示,南部酪梨爲避開臺風,多種加林1號早生種,4到8月是採收期,今年開花後就出現無法結果、落果嚴重等情形,甚至整株不結實,產量恐大減8成以上。

萬丹鄉青農陳昱銓說,酪梨1年只採收1次,他種了2分地約56棵果樹,往年1年約可收成40萬元,去年因颱風受損,但今年更慘,寒害加上日夜溫差冷熱劇烈,「酥花」情況嚴重,結果率不到1、2成,即使少部分結果,還沒長成就落果,整園收成不到10%,等於全年無收。

臺南酪梨產地以大內區爲主,佔地約300公頃,今年4月陸續出現因天候冷熱不定,授粉狀況不佳情況,但因分爲早生、中生、晚生3種,整體狀況仍不明,農業局決定待5月中旬災情較明朗後開農損會議。

嘉義縣竹崎鄉農會表示,嘉義酪梨產期較高屏晚,原本花開得不錯,不料部分果園結果率不到3成,部分雖有結果,但沒幾天便掉落,推測是天候異常,忽冷忽熱導致蜜蜂授粉不完全,今年產量勢必大減。

臺東酪梨同樣有早生、中生與晚生品種,目前結果狀況不明;縣府將待情況較明確後勘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