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會上的大灣區:6大千億產業齊聚,超2萬個產品亮相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孫靜芳 深圳報道
5月22日至26日,第二十一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以下簡稱:文博會)在深圳國際會展中心舉辦,會期5天。
本屆文博會廣東展團在會展中心第13號館“粵港澳大灣區文化產業創新展”(簡稱“大灣區館”),展館面積2萬平方米,以“向新圖強,推動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走在前列”爲主題,組織全省21個地級以上市、200多家文化企業、超2萬件以上的文化產品,協同香港、澳門及紫荊等文化央企,在“大灣區館”集中亮相。
大灣區館共有500多家文化企業參展,涵蓋6大千億產業集羣、30多個產業門類。超過2萬個技術含量高、互動性強的文化產品、服務、場景、技術將在現場展示交易。全館採用“一軸兩線”整體佈局,“兩線”分爲“產業線”和“地區線”:
產業線設置“1+6”產業矩陣,即以廣東展團主展廳爲樞紐,統領先進文化製造、文化體育、數字創意、創意設計、影視出版印刷、新聞信息服務等6個產業板塊;同時專門設置“文化體育·十五運主題”板塊,展示文體領域熱點應用場景,體現文化科技推動下的產業升級方向與城市生活演變趨勢。
地區線組織全省21個地市參展,重點展現農文旅體教融合賦能“百千萬工程”、廣東大力推動嶺南文化“雙創”、加快建設世界級旅遊目的地等工作突出成效。
廣東選取影視、演藝市場、動漫影視、網絡遊戲、電子競技、網絡視聽等6個亟待突破提升的領域,分別制定引導扶持政策,形成新一輪推動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政策包”,在5月22日文博會開幕當天下午集中發佈。
同時發佈“衆擎機器人自由格鬥賽新聞發佈會”“人車家-文化科技引領未來生活態”等重點項目活動,並精選“大灣區演出長期發展項目”“亞太區人工智能科技創新產業發展影視基地”等16個重點項目集中籤約。
爲落實省委“百萬英才匯南粵”部署,廣東多部門協作,以“線上發佈+線下展示”爲主要形式,聯動粵港澳大灣區(廣東)人才港、廣東公共求職招聘服務平臺等各大平臺,發佈一大批頭部文化企業崗位招聘信息,吸引一批文化產業領域領軍人才、青年英才、複合型人才和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激活文化產業領域“人才引擎”。
呈現“文化科技引領未來生活”新生態
“文化科技應用廳”和“特色文化創意廳”是廣東展團主展廳的一大亮點。有超過50家鏈主企業進駐,重點打造文化與科技融合生態,設置“文化與機器人”“文化與AR/MR/VR”“文化與智能出行”“文化與智慧家庭”“文化與數字出海”“文化與鏈主企業”等6個板塊,突出展示文化新場景、新業態、新趨勢。
現場精心打造華爲鴻蒙智能座艙、優必選人形機器人、影石AI眼鏡、騰訊視頻出海等引領型產品的展示應用場景,突出產業載體功能和生態裂變效應,呈現以龍頭企業爲鏈主的全鏈條深度協同發展生動局面。
展區創設農文旅體教融合新空間,重點推介一批精品旅遊線路、優質民宿產品等創新案例,通過展示全域融合、推廣農文旅融合試點、設置東坡文化主題展等方式,生動呈現廣東以文惠民、以文興業新圖景。
爲創造“在場”價值,建好用好“灣區首發”等發佈平臺,重點助力參展商辦好首發、首展、首演等系列活動,廣東展團將舉辦“十五運特許商品新品發佈會”“廣汽傳祺新車品鑑會”等50餘場交易洽談會。
廣東展團還將優化“在線”平臺,暢通掃碼直購等交易通道,升級交易平臺檢索分類功能,文博會“粵文購”專區在多個交易平臺上線、上架商品超2000款。
此外,廣東展團將做好“中國潮玩”“鄉村振興”等5個主題共27場直播活動,放大“在播”效應。
廣東展團突出服務企業、擴大交易,圍繞促交易促消費,整合線上線下資源,精心搭建“粵文購”、信息服務、功能專區以及直播等四大交易平臺,板塊化組織產品推介、專題發佈、現場促銷、精品拍賣、金融對接、行業交流等超70場推介會、簽約、演出、直播等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