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萬華的百年娼寮古蹟 青雲閣2014年曾遭建商強拆

昔日樣貌 建商承諾將萬華區「青雲閣」與周邊娼寮立面蓋回來,打造成文化老街。圖/聯合報系資料照(2014/08/30 吳思萍攝影)

臺北市萬華區開發歷史較早,當地存在許多古蹟,日治時期更成立臺灣第一個公娼制度的「遊廓」,建築「青雲閣」就是萬華有名的藝樓,直到戰後時期仍見證了臺灣風月場所的變化,儘管在2014年遭到強拆,但在2022年重生,被打造成了獨特的藝文場所。

【推薦閱讀】 北投曾爲「男人的溫柔鄉」! 廢娼前喝酒陪浴「樂」滾滾 澎湖最後一家公娼館「沁樂園」 2003年關門離島公娼館走進歷史

青雲閣位於萬華寶鬥裡,昔日稱爲「凹鬥仔」,是日治時期「艋舺遊廓」的核心地帶。這個專區內有妓樓、藝旦間、料理亭與劇場等各種娛樂場所,青雲閣是其中規模最大的藝樓,又名「和泉樓」、「醉花園」,並以巴洛克式洋樓風格打造而成,外型相當獨特。

1945年國民政府遷臺後,青雲閣轉型爲公娼寮,繼續在合法的框架內營運。直到1997年臺灣廢娼政策實施後,青雲閣逐漸荒廢,年久失修。雖然當時被臺北市政府列冊管理,但隨着都市發展壓力增加,地主開始規劃在此興建豪宅大樓。

2013年7月31日,在文史工作者與保存人士的積極提報下,青雲閣被列爲暫定古蹟,原本以爲這棟歷史建築得以保全。然而令人震驚的是,僅僅幾天後的8月2日清晨,建商卻以突襲方式違法強拆青雲閣,整棟建築被拆得只剩一面牆,引起社會一片譁然。

面對社會輿論壓力,建商最終承諾將青雲閣「蓋回來」。2014年11月,青雲閣正式公告登錄爲臺北市歷史建築。志榮建設偕同胡宗雄建築師事務所,展開長達4年的重建工程,投入超過3000萬元的維修經費,如今已被打造爲藝文場所,繼續以不同的面貌傳承當年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