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亞生物(01873.HK)2月7日收盤下跌1.12%,成交328.85萬港元

2月7日,截至港股收盤,恆生指數上漲1.16%,報21133.54點。維亞生物(01873.HK)收報0.88港元/股,下跌1.12%,成交量370.1萬股,成交額328.85萬港元,振幅6.74%。

最近一個月來,維亞生物累計漲幅7.32%,今年來累計漲幅2.33%,跑輸恆生指數5.35%的漲幅。

財務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6月30日,維亞生物實現營業總收入9.82億元,同比減少14.04%;歸母淨利潤1.17億元,同比增長11430.9%;毛利率34.54%,資產負債率47.05%。

機構評級方面,目前暫無機構對該股做出投資評級建議。

行業估值方面,藥品及生物科技行業市盈率(TTM)平均值爲4.68倍,行業中值-0.3倍。維亞生物市盈率-1524.98倍,行業排名第73位;其他精優藥業(00858.HK)爲0.65倍、勵晶太平洋(00575.HK)爲1.14倍、百信國際(00574.HK)爲2.02倍、東瑞製藥(02348.HK)爲2.87倍、三愛健康集團(01889.HK)爲3.5倍。

資料顯示,維亞生物科技控股集團(01873.HK)成立於2008年,向全球創新藥研發企業提供從早期基於結構的藥物研發到商業化藥物生產的一站式綜合服務。憑藉在基於結構的藥物研發(SBDD)技術領域的領先優勢,公司向全球合作伙伴提供新藥研究階段的CRO服務,搭建了X射線蛋白晶體技術、冷凍電鏡技術(Cryo-EM)、DNA編碼化合物庫技術(DEL)、親和力質譜篩選技術(ASMS)、表面等離子共振技術(SPR)、氫氘交換質譜技術(HDX-MS)、AIDD/CADD等多個先進技術平臺,並有資深藥物化學家與藥物發現生物專家領軍的團隊提供藥物設計、藥物化學(H2L,LO)、化合物合成、化學分析及純化、公斤級放大及多肽合成及相應的生物活性測試服務。通過子公司朗華製藥,公司提供從臨牀前開發到商業化生產的一站式CMC/CDMO解決方案。同時,公司專注於發現、投資高潛力生物醫藥初創公司,以獨創的技術服務換取股權(EFS)的商業模式,解決未滿足的臨牀需求。截至2023年12月31日,維亞生物已累計爲全球2,278家生物科技及製藥客戶提供藥物研發及生產服務,共計投資孵化92家生物醫藥初創企業。未來,公司將持續增強技術壁壘、提升研發與生產服務能力,爲全球更多的初創新藥公司及中大型藥企提供優質的多元化服務,助益全球病患。

(以上內容爲金融界基於公開消息,由程序或算法智能生成,不作爲投資建議或交易依據。)

本文源自:金融界

作者:行情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