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星板給力 華通後市營運俏

光通訊方面,現階段供應400G交換器光收發模組,並積極推進800G與1.6T樣品送測,目前佔比仍低,但隨AI高功耗伺服器推升板材需求、雲端資料中心升級加快,長線成長空間仍備受期待。圖/美聯社

華通轉型三大亮點

HDI大廠華通(2313)第三季營運步伐趨緩,主因前期消費性電子提前備貨稀釋傳統旺季效應,加上產品組合調整,手機與SMT(表面黏着技術)營收佔比下滑。法人預估,第三季營收僅季增個位數,仍呈現年減,但毛利率可望小幅提升。隨着營運重心加速轉向衛星航太與伺服器應用,下半年結構逐步優化。

華通上半年受匯率干擾,營運焦點亦已明顯自消費性電子轉向衛星航太與高階運算,產品組合持續優化。進入第三季後,PC與手機需求降溫,短期營收承壓,公司則透過策略調整,將重心逐步移往新興應用,以爲後續營運鋪路。

衛星板是今年最明顯的推進力道。過去僅在臺灣廠區生產,產能有限且需求供不應求,隨泰國廠加入,月產能將自30萬呎擴充至60萬呎,並直接投入衛星板量產,成爲地面站等設備的主要供應基地。

隨既有美系客戶需求放大,加上新專案啓動,衛星業務佔比有望持續攀升,帶動營運結構出現轉變。

觀察產品組合,目前衛星營收佔比已達22%,超越手機與PC應用,顯示公司降低對單一手機客戶依賴的趨勢逐漸成形。

法人指出,未來數季內,隨泰國廠產能進一步釋出,衛星板將成爲營運核心支柱,也有助於提升抵禦市況波動的能力。

至於伺服器領域則仍在佈局階段,現以CPU主板量產爲主,OAM(加速器模組)與UBB(通用基板)持續送樣,惟產能尚未完全到位,短期內貢獻有限;光通訊方面,現階段供應400G交換器光收發模組,並積極推進800G與1.6T樣品送測,目前佔比仍低,但隨AI高功耗伺服器推升板材需求、雲端資料中心升級加快,長線成長空間仍備受期待。

展望後市,法人估計華通2025年營收將年增個位數百分比,毛利率維持約18%,並於2026年延續成長力道。今年下半年短期動能雖因消費性電子需求放緩而顯現調整,但隨衛星板產能擴充與高階應用逐步落地,轉型方向愈趨明確,後續季度表現將成爲市場關注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