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16億戶告別0.1元最低費! 提現手續費下限下調至0.01元
▲微信單筆服務費最低收費門檻由原本的0.1元降至0.01元人民幣。(圖/CFP)
記者任以芳/綜合報導
大陸支付工具「微信」在全球擁有16億用戶,近日針對「微信零錢」提現服務費政策進行調整,自7月25日起,單筆服務費最低收費門檻由原本的0.1元降至0.01元(單位:人民幣,同下)。此次提現門檻下調,有望提升小額資金的流動性,讓基層使用者或臨時收款族羣受益。
綜合陸媒報導,微信近日調整「微信零錢」提現手續費計算規則。根據《財經網》科技披露,自7月25日起,微信已全面更新提現收費政策,單筆服務費最低下限從0.1元降至0.01元。此舉被視爲對用戶小額提現需求的迴應,大幅降低用戶使用成本。
根據此前規定,微信用戶每個身份證號可享受1000元終身免費提現額度。超過後,按提現金額的0.1%收取手續費,單筆最低收費0.1元。這意味着即使僅提現1元甚至0.01元,仍需支付0.1元費用,造成不少小額交易成本偏高的問題。
根據新政策,若0.1%手續費金額不足0.01元,系統將按「0.01元」計收,從而有效解決長期以來的小額提現「不划算」問題。
自2016年3月起,微信開始對用戶超過免費額度的提現行爲收取手續費。微信方面表示,費用是爲了「平衡銀行產生的交易成本」,包括從銀行卡扣款、轉帳及支付等所涉費用。
但是,手續費問題近年來也引發社會關注。據《新聞晨報》2024年報導,一名法學專業學生因5萬元提現被扣50元手續費(換算200元臺幣)而提起訴訟,事件登上熱搜,引起輿論熱議。
還有網友直言「早被手續費折磨很久」,有用戶指出父母農村賣菜辛苦半年收入2萬元,卻須繳納20元提現費(80元臺幣),相當於白送出40斤蔬菜利潤,等於白做工了,對於基層打工族相當不友善。
經過多難抗議與申訴,微信官方客服迴應稱,此次更新旨在進一步提升支付體驗,並持續優化收費透明度與用戶滿意度。「此次提現門檻下調,有望提升小額資金的流動性,讓基層或臨時收款族羣受益。」
此外,微信支付的「遺失提醒」功能也於今1日登上熱搜,引發熱烈討論。該功能透過消費紀錄匹配,用戶若在消費後遺留物品,商家可直接透過支付後臺向顧客發送通知提醒,無須取得電話號碼,即可主動聯繫找回遺失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