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網約配送員撐好“暖心傘”

7月9日至10日,來自全國各地的130餘名網約配送員齊聚西安,參加第三屆網約配送員職業技能競賽決賽。作爲便捷生活的關鍵維繫者,網約配送員支撐着城市的高效運轉。如何有效服務好這一規模日益壯大的新就業形態羣體,成爲當前工會工作面臨的重要課題。在此背景下,陝西工會創新構建全週期服務體系,通過制度保障、服務暖心、賦能提質,有效提升了網約配送員的獲得感與認同感,爲服務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探索出可資借鑑的“陝西樣本”。

以制度築基,夯實服務保障“壓艙石”。陝西工會通過頂層設計與機制創新,確保了服務的組織力與執行力。專項工作專班的成立、定期通報考覈機制的建立,以及與行業協會、平臺企業的聯席會議制度,形成了多方聯動的服務網絡,讓政策落地有了制度保障。

以服務暖心,架起關愛關懷“連心橋”。制度設計的藍圖,最終要轉化爲惠及勞動者的涓涓暖流。陝西工會聚焦網約配送員最迫切需求,提供精準化、場景化服務,讓關愛可感可知。夏季送清涼、冬季送溫暖,定製化移動體檢、專門的互助保險資金,這些舉措精準對接網約配送員在健康、生活等方面的迫切需求。而“愛新餐”項目、“愛心修車救援點”和“工會驛站”的設立,則從工作場景出發,解決了他們急難愁盼等現實難題。這些服務沒有停留在“做了”的層面,而是追求“做好”的效果,讓網約配送員感受到“時時、處處、事事”的關懷。

以賦能提質,搭建成長髮展“登高梯”。陝西工會通過技能提升與精神激勵雙輪驅動,爲網約配送員搭建成長階梯,通過“陝西外賣配送員之星”評選,承辦第八屆全國職工職業技能大賽決賽網約配送員賽項比賽等活動,讓“胡月月們”的事蹟廣爲傳頌,讓“馮天雷們”的技能贏得喝彩,不僅照亮了網約配送員的職業前景,更在全社會營造了尊重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的氛圍。這份認同感與榮譽感,讓工會後續推出的各項服務舉措更深入人心,凝聚起更廣泛的奮鬥力量。

網約配送員的幸福感,是城市溫度與社會和諧的晴雨表。實踐證明,只要堅持需求導向、創新服務模式,工會完全有能力爲他們撐好一把“暖心傘”。期待這樣的暖心實踐能在更廣闊土地上覆制推廣,讓每一位新就業形態勞動者都能感受到尊嚴與溫暖。(郝佳偉)

來源:陝西工人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