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數字經濟發展保駕護航,南寧以“AI+區塊鏈”賦能網絡市場監管
面對數字經濟的快速發展給市場監管部門帶來的全新挑戰,自2021年起,南寧市市場監管局大膽創新,主動改變傳統“人盯人”的監管模式,以“AI+區塊鏈”技術爲核心,開啓智慧監管改革,打造網絡交易全鏈條智慧監管體系,爲全國網絡市場監管工作提供了可複製的創新範例。
大數據監測:破解網絡市場“隱身術”
南寧市是廣西首個經營主體突破百萬的城市,網絡交易中的“幽靈外賣”、直播亂象、虛假宣傳等問題一直是網絡市場監管領域難點。爲此,南寧市市場監管局通過技術創新,打造“AI+區塊鏈”雙引擎驅動的智慧監測體系,積極破解網絡市場監管難題。
市場監管部門依託該智慧監測體系強大的網絡監測能力,日均掃描29.4萬個經營主體、448.8萬條商品鏈接,相當於爲每位執法人員配備2800雙“電子眼”。2024年,精準鎖定421條違法線索,爲全市超半數涉網案件提供了關鍵案源。同時,市場監管部門創新性地將15項核心業務涉及的32部法律抽象條款,轉化爲81類精準監測代碼,給網絡巡航裝上“標準尺”,大幅提升數據監測的準確性;通過藉助AI大模型,建立起9大類200餘個算法模型,僅用48小時,就從直播平臺捕獲16條涉嫌虛假宣傳線索。
此外,監測線索派發系統還採用“需求即響應”滾動開發模式,歷經35次版本迭代,極大優化了用戶體驗。基層執法人員通過手機,3分鐘內即可完成違法線索處置流程,累計處置違法線索超2000條,整改率高達85.3%。
區塊鏈存證:構築電子證據“防護牆”
針對網絡違法信息易刪改、易滅失的特點,南寧市市場監管局將區塊鏈存證、數字簽名等前沿技術深植監管全流程。市場監管部門在查處一起虛假宣傳案件時,利用區塊鏈存證技術,通過“高清截圖、全程錄屏、數據指紋”三維固證手段,形成不可篡改的完整證據鏈,讓違法者違法記錄無處遁形。這一“南寧方案”獲得國家藥監局認可,成爲跨區域在線取證的示範樣本。
2021年,南寧市建成廣西市場監管系統首個電子數據取證分析室,投入超百萬元配備專業設備,實現線上線下執法場景全覆蓋。2024年5月,該分析室升級爲廣西市場監管系統唯一綜合執法電子數據(南寧)中心實驗室,協助查辦全區多起價格違法、計量作弊等大案要案。同時,南寧市市場監管局還與南寧海關緝私局建立“業務+黨建”雙融合機制,形成跨部門數字治理合力。
沉浸式培訓:鍛造數字執法“排頭兵”
在推進智慧監管體系建設過程中,先進技術的應用必須以執法隊伍數字化能力爲堅實支撐。近年來,南寧市市場監管局持續加強執法隊伍數字化能力建設,將創新思維融入培訓體系,精心打造“電子數據取證小課堂”培訓品牌。該局採用“限量席位+羣接龍搶課+成就解鎖”等充滿趣味性的培訓模式,有效激發執法人員的學習熱情;通過建立取證學習興趣社羣,設計卡通版數字助教“小余”,以“每日說”“每日練”知識卡片,持續增強執法人員學習的連貫性和吸引力,累計開展微分享393次。
在增強執法能力方面,南寧市首創全國市場監管系統數字執法實景靶場,以“密室逃脫”的新穎形式,還原南寧、河池都安、百色3起典型案件現場,讓執法人員在實戰模擬中提升執法能力,掌握更多硬核技能。目前,南寧市已有6人獲得CISAW電子數據取證專業級認證,3人取得人社部中級分析師資格。
今年6月20日,廣西市場監管系統舉行執法辦案技能競賽,以“鐵拳”行動典型案件爲背景,設置理論考覈、現場勘察取證、電子數據取證分析三大環節,內容涵蓋現場檢查實操、執法文書製作、電子數據深度分析以及人工智能技術識別等,南寧市市場監管局代表隊憑藉過硬的專業素養和實戰能力,一舉斬獲團體一等獎,全方位檢驗了執法人員的綜合素質和辦案經驗。
通訊員:何正君、顏紅日、鄧志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