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瘦身瀉藥成癮30年!女腸道壞死 醫曝更嚴重問題
陳姓女患者(右)回診時特別準備花束,感謝臺中慈濟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醫師邱建銘(左)的細心治療,解決她已經完全失去功能、恢復無望的大腸的困擾。(臺中慈濟醫院提供/張妍溱臺中傳真)
47歲陳姓女患者,爲追求苗條身材,從17歲開始幾乎天天吃瀉藥,藥量越吃越重,持續近30年,最後須服用百顆瀉藥加18顆灌腸甘油球才能腹瀉,到醫院進行大腸造影檢查發現,她的大腸已無結腸袋,一度激動喊求「切大腸!」腸道已失正常蠕動功能,後悔不當瘦身行爲。
陳姓女患者說,年輕時爲瘦身吃瀉藥,卻得忍受痛苦循環30年,除嚴重影響生活品質與心理健康,甚至對人生絕望。她爲了腸道不太能正常蠕動,到多家醫院求診,卻未能找到有效治療方法,甚至有醫師被她天天吞百顆瀉藥加18顆灌腸甘油球才能上廁所給嚇到。
臺中慈濟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醫師邱建銘指出,從大腸造影發現,患者的大腸已無結腸袋,失去正常蠕動功能;面對症狀嚴重的患者,須先解決其「心理問題」,再治療恢復肛門肌肉自主功能,最後陳姓女患者接受施行直腸盲腸吻合手術,逐漸恢復健康。
邱建銘分析,陳小姐並非單純腸道問題,更重要的是長期承受的心理壓力。邱主任認爲病人焦慮情緒及腹瀉方式,導致肛門括約肌長期緊縮,更加重便秘問題。因此,他從心理調適入手,讓陳小姐學會放鬆心情,透過按摩肛門的生物回饋訓練,恢復肛門肌肉的自主功能。
邱建銘說,患者經建議採腹腔鏡手術,切除已經完全失去功能恢復無望的大腸,再吻合盲腸與直腸,同時預防手術後過度的腹瀉或夜間滲便。經2個月治療後,不斷開導患者,讓其安心穩定情緒,持續配合按摩肛門和放鬆訓練,連便秘連焦慮症狀都改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