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詹姆斯很少秀運球?真相讓人破防
老詹的球迷總愛吹他“全能”,但仔細想想,這位“天選之子”的運球技術是不是常年處於“能躲就躲”的狀態?別說歐文、庫裡那種蝴蝶穿花了,就連普通後衛的胯下變向,老詹都玩得像是剛拆了石膏復健——僵硬得讓人腳趾摳地。讓球迷直呼看詹姆斯的運球永遠像在“端菜”?
第一,身體天賦反而成了絆腳石!老詹的噸位和爆發力讓他衝起來像坦克,但運球需要的是小空間內的敏捷和協調性。2米06的身高+110公斤的體重,註定了他重心高、變向慢,一個急停胯下可能自己先踉蹌。看看杜蘭特——同樣是大個子運球高手,但KD的骨架和肌肉類型更接近“竹竿”,靈活性碾壓老詹。說白了,老詹的運球就像讓奧尼爾跳芭蕾,不是不想秀,是硬件不允許!
第二,早期技術缺陷被聯盟慣壞了!騎士1.0時期的老詹還能偶爾玩個轉身過人,但熱火之後直接“糙化”。爲什麼?因爲聯盟爲了捧他,默許了他走步不吹(“螃蟹步”名場面還少嗎?),再加上“巨星哨”護體,他根本不需要精進運球——反正扛着炸藥包衝進去就能罰球,何必練花活?反觀科比、麥迪,年輕時沒哨子待遇,只能硬練出無解單打技術。老詹?捷徑走慣了,運球自然停留在“夠用就行”的水平。
第三,怕失誤!人設不能崩!老詹最在乎數據,而運球騷操作意味着高風險。看看他的生涯場均失誤數(4.1次),要是再玩點背後運球,怕不是要直奔5次去?關鍵時刻更明顯——寧願甩鍋也不敢自己運球硬解,畢竟運丟了就是“戰犯”,傳丟了還能甩鍋“隊友接不住”。這一點,保羅、哈登這些真控衛能把他爆出銀河系,人家可是實打實用運球創造機會,不像老詹,運球只是爲了找傳球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