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說去英國讀本科的和碩士的是兩類人?
文章大多時候是圍繞碩士的學生去展開聊的,比較忽略申請英本學生的感受。其實,申英國來說,申本科和申碩士的思路是不一樣的,出發點是不一樣的,要拿的結果也是不一樣的。
今天我們聊下,爲什麼說,去英國讀本科和碩士的其實是兩種途徑的學生?今天我們從選擇,申請,以及思維圈子等角度分別比較下。
No.1 選擇去英國讀本科的會以專業爲重
就從專業選擇的出發角度來看,選擇去英國讀本科的學生更在意本身專業多點。反而學校可以降一降沒關係,畢竟碩士G5一樣可以刷回來。
本科的學生他們更在意專業是不是比較硬核的,未來就業會有一定優勢,是不是符合未來趨勢。或者還會考慮到孩子興趣是不是這塊。畢竟本科是通識課程,是打地基用的。想要曲線救國碩士階段即可。
而碩士的學生不一樣了,國內很多學生選擇一年英國碩,不是自己有多想讀這個碩士,而是現在就業環境被迫的。他們需要碩士這個被動技能,輔助他們更好就業。首先是需要這個學歷文憑,其次需要更好學校的頭銜來擡高他們的最高學歷部分。
所以,這兩類學生的核心需求是不一樣的,前者更希望萬丈高樓平地起,地基要打牢,不會想那麼多,計劃更長遠點。而選擇一年碩的學生,相對更務實更功利點,更加偏重就業部分,少部分不側重就業的,也會更看重學校部分。所以,專業什麼的不那麼重要,刷學校的多。只有少部分學生爲了要讀PhD,會堅持繼續在專業上爬坡。這是比較大的不一樣。
No.2 英國的本科專業少,限制多,不像碩士那麼百花齊放!
其實英國的本科不難申請,難申的永遠就是那麼幾個。基本就是ucl之上的這些學校。難度會在線,而且沒什麼弱點。
ucl之下的學校,其實對英本來說真的不難,分數到了,你不用準備任何的什麼獎啊,epq啊,競賽啊,這些亂七八糟的東西去加成自己。穩穩地把自己個人ps這個故事講好即可。offer拿得不要不要的。
相對來說,本科的學生可以挑的專業很少,因爲ucas有限制,你只能申請五個學校,而且專業不太能跨度特別大,畢竟一份文書。所以,你的選擇會有很多侷限性。但碩士的學生不一樣,碩士的學生不用走ucas系統,學校都有自己單個的網申系統,你一個蘿蔔一個坑,想申幾個學校幾個專業都可以,自由度很大。選擇空間就大。
所以這也造成,申請英國的本科,其實沒什麼可以挑戰的難度和空間。基本就是好學校的面試和筆試需要花時間而已。而碩士,你就有很多的操作餘地。你想申好學校,可以避開熱門專業,有很多縫合課程給你去加申。你失敗了還有機會再繼續申。而本科,你失敗了,要麼就是argue下,要麼只能等5月後的clearing或調劑去。但凡是進入這個階段的,能剩下的專業就沒幾個好的。基本都關閉了。
本科學生的優勢在於分數到了,基本offer就穩了。同行其實少,沒那麼難申。碩士的學生在於選擇空間大,但申的人多,申請會有泡沫,會虛高,背景到了也容易拒,尤其是熱門專業。需要更多試錯。
No.3 觀念的不一樣,本科的學生是能留不想留,碩士的學生是想留不能留
除了申請和選擇學校的不同之外,本科學生和碩士學生對待去留問題,以及就業問題都不一樣。
這個不一樣核心還是家裡經濟能力不一樣,所在的生態位不一樣,所思所慮就不一樣。
大多英本學生,其實條件都挺好,比如他們對於留在英國這件事。就很多學生是不想留的,他們讀完碩差不多就回國去了。屬於那種能留的不想留,他們要想留其實湊10年永居啊,掛靠啊,找工作都不難的。都有途徑匹配,不行再多讀個二碩再續時間就行。就有的時候很多學生苦苦追求的這種,他們唾手可得,反而不想要,就是想回國。
但很多一年碩的學生,他們就很想留下來。但奈何待在英國的時間過於短,適應階段就要花時間。想找工作就更難了。思維轉化還要時間,再有就是家庭經濟能力的問題,本科和碩士出來的的確是兩個圈子的家庭。前者家庭信息收集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更強。後者父母能把你送出來,給你一年50w的費用就挺好了。你不能所求過多。
這個年頭,單純的拼孩子自己是很累的,其實拼的都是家庭爲實力,或者家庭的社會關係爲單位的。特別是在一個新地圖和賽道的時候。
總了個結:相對來說,本科的學生機會更多,本科名校,碩士很容易繼續名校。碩士的學生,就艱難點,這個艱難還體現在學校認可方面,以及你同行太多太卷方面。
還有就是心態方面,本科就出去的留學生,心態就更好點,沒那麼大的壓迫感,讀好書就行,可以找自己的興趣做。所以反而國外的生活節奏讓他們很適應,也很有生活感,反而更好就業,選擇空間大,退路多。碩士出去的學生,帶着目的去的,枷鎖就多,容易被桎梏。被桎梏的代價就是很難看清路,反而容易丟失大機會。
當然,有利都有弊,本科的學生因爲太佛了,也有不少大手大腳花錢,然後玩,瞞着家裡的。然後水完學歷在回國的,碩士的學生因爲有壓力位在,反而比較拼,敢於爭取,拿到結果的。這東西就都看自己的心態和目標了。
相對來說,本科的學生和碩士的學生往往玩不到一塊。屬於兩條路徑的熟悉的陌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