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還不救市?

今天央行公佈的LPR保持不變, 1年期LPR爲3.0%,5年期以上LPR爲3.5%。

因爲中國降息的節奏被美國打亂了,美國大而美法案通過後,等於是大放水,通脹下不來,降息就很難,美國不降,我們就很難馬上降。

現在這麼拖着,如果房貸利息遲遲不降到2以下,恐怕市場都會很難受。

最近股市剛炒作完要救市,爲什麼還不急着救樓市呢?

我想來想去,覺得只有兩點。

第一,GDP數據不錯,上半年增長5.3%。

不管大家體感如何,至少從經濟數據上看,上面看起來應該是挺滿意的,這還是在房地產極度蕭條的情況下,取得的成績。

所以只要經濟數據看起來不錯,那上面就沒有太多理由要把房地產全面救起來。

房企反正該暴雷的民企都已經暴過了,他們只能自生自滅,國企央企勉強都能撐下去,撐不下去再出來救一救。

止跌企穩,只要能做到不繼續大跌,底部震盪小跌,也許就是他們滿意的成績了。

畢竟大跌階段已經過去了,現在就是進入了陰跌小跌的階段。

第二個,金融機構沒有發生系統性風險。

這一條是上層要堅決守住的底線,但房地產垮了四年了,房價跌幅這麼大,居然沒有傷及到銀行。

死的都是表外的金融機構,比如信託,私募基金公司,還有買了公司債的機構,這些不是親兒子,死了就死了,只要前20大銀行不出問題,底線就不會破。

如果在國外,房地產跌幅三四十以上,房企倒了一片,上下游產業鏈也全軍覆沒,銀行估計早暴雷了。

但在我們國內,爲什麼沒有傷及到銀行?

因爲房地產從銀行能貸款做抵押的,都是地產商最好的資產了,這一點十幾年前就開始做風險管控了,次級資產,都留給了非銀機構。

現在行情哪怕再差,優質資產都不愁賣,只有次級資產沒人要。

所以房地產的問題,現在還看不到銀行暴雷的風險。現在大銀行的壞賬都在可控範圍內。

但銀行未來三五年肯定是沒好日子過了,招行行長在上個月召開的股東大會上說,今年一季度是銀行業的拐點,淨息差不斷下降,難以覆蓋成本,對銀行業構成巨大調整。

因爲只要經濟不景氣,未來降息,淨息差就還會下降。

未來金融系統需要防範的主要就是房地產和地方債務的風險。

在地方化完債之前,地方也沒錢去投資了,這幾年大家日子都不會好過。

現在就看國家能不能多搞些雅江水電站這樣的世紀大工程出來,這種屬於少見的既能拉動經濟,又能賺錢的基建工程。

這樣可以幫助去產能,如果早一點結束通縮,對樓市也是好事!

另外我昨天在網上看到消息,美國權威媒體華爾街日報報道,中國在秘密囤黃金,中國不僅公開增持黃金,還可能私下大舉囤積金屬,估計實際持有量可能已達到5065公噸、爲官方數據的2倍,意在削弱對美元的依賴。

如果中國真的掌控了這麼多黃金的話,那更加不怕美國了,人民幣就會保持相對強勢,那後面在跟美國的博弈中,我們會更強硬。

所以這個博弈可能是幾十年的大週期了,我們不會急於看眼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