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局食安檢舉量暴增 蔣萬安:「食安官」由市府秘書長擔任

國民黨臺北市議員柳採葳建議,爲因應食安,臺北市短期應增加食安官、中期應將食安官拉到府級、長期則比照臺中成立食安處。(黃敬文攝)

臺北市爆發寶林事件後,激起民衆對食安的重視,帶動臺北市衛生局的檢舉數量暴增,近1個月就接獲623件食安投訴,平均每天高達20.7件,國民黨臺北市議員柳採葳建議,爲因應食安,臺北市短期應增加食安官、中期應將食安官拉到府級、長期則比照臺中成立食安處;臺北市長蔣萬安承諾,初步規畫未來由市府秘書長擔任食安官。

柳採葳表示,截至4月底,北市營業登記餐廳2萬3995家,而衛生稽查科的人力僅67人,平均一人就要肩負300多家餐廳,恐難以應付大量增加的食品檢驗量能,即便寶林事件後北市宣佈砸4450萬元成立「食因性疾病檢驗組」,但該組編制人力僅5名,且在食品中毒發生後纔去檢驗,「民衆都已經中毒了纔去調查病因,根本治標不治本」。

柳採葳指出,食藥署統計2023年六都食品衛生查驗件數,臺中市查驗件數達8萬3557件,爲六都最高,其中86件不合格,不合格率0.10%,爲六都最低;而臺北市查驗件數6萬3658件,檢驗量能六都倒數第3名,其中515件不合格,不合格率0.8%,爲六都最高。

柳採葳呼籲,北市府應以增設「食安處」爲長期目標,建立專責機構有效把關食安及增加管理效率,中期目標則呼籲市府設置「府級食安官」,來督導、調度跨局處執行食安業務,短期目標則是增加1名衛生局內的食安官。

蔣萬安表示,認同食安官應拉到府級,目前初步規畫由負責統籌督導各局處的業務的秘書長擔任食安官,衛生局主責、食安官督導,未來面對臺北市相關食安的議題,能夠更即時、快速的反應,並在第一時間明快的處理,後續將在1個月內研擬編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