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啥“透明底盤”可以看見車底?真不是車底裝了一個攝像頭

隨着汽車配置越來越豐富,很多小夥伴在買車的時候,都會看到一個新的配置,這個配置對於日常停車、倒車來說,非常有參考意義,尤其是對於一些尺寸很大、盲區也很大的車型,這個配置可以說不可或缺,這項配置就是透明底盤!

現在人們車企對於透明底盤的定義,就是在原來360全景影像的基礎上加上了鳥瞰視角,駕駛者在車內中控屏上,就可以直接看到車輛四個角的位置,遇到需要避開一些小障礙,擔心被輪胎壓到小物件時,就可以通過鳥瞰視角,直接看到車底的影像!

所以我們看到一些小夥伴好奇,車底的影像是怎麼顯示的!而有些對硬件比較依賴的小夥伴就說了,那是在車底裝了一個攝像頭,通過這個超廣角的攝像頭,就可以看到車底的影像了。

但是事實是,對於大多數帶透明底盤的車型來說,車底都是沒有攝像頭的,而形成透明底盤的影像,主要依靠的硬件,和原來360全景影像用到的攝像頭是一樣的。這聽起來是不是有些不可思議,在沒有更多攝像頭的情況,還能多顯示更多的畫面和細節,到底是怎麼實現的。

一言以蔽之,那就是通過系統“縫合”實現,本質上來說,很多透明底盤的實現,都依靠系統對前後攝像頭的數據進行處理,結合車輛速度,將前後攝像頭的圖像,根據速度投射到中控屏車底的位置上,從而實現了車底不用安裝攝像頭,也能看到車底圖像的情況。簡單來說,就是將車頭或者車尾攝像頭的圖像,以前移或者後移的方式投射到車底位置,僅此而已。

大家也可以印證一下,也非常簡單,那就是夜晚在透明底盤啓動的情況下,大家會發現車底的圖像和周邊的圖像是明顯有色差的。簡單來說,就是車底的圖像要比周邊更亮一些,這就說明這不是車底有攝像頭採集數據,否則它們的亮度就一樣了。

開頭我們就說過,透明底盤或者540度全景影像,雖然車底沒有攝像頭,但是通過視頻處理,可以完整且精確的顯示車底的影像,日常的倒車和停車用處不大,但是在需要“跨越”一些小的物件,比如突出地面的小樁子時就有用了,這種小樁子比車輛底盤要低,可以跨過去,但是如果方向掌握不好,被車輪碾到的話,可能會導致爆胎等情況的發生。如果有透明底盤/540度全景影像,就可以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

所以小夥伴們,以後別人問透明底盤是不是車底有攝像頭,千萬別說有,因爲車底裝攝像頭,在路上行駛,會被刮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