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華碩ROG Xbox Ally 10月16日開賣!再揭曉掌機相容性計畫 拚更多遊戲可玩
今年6月宣佈與華碩合作打造的ROG Xbox Ally系列遊戲掌機,稍早由微軟於Gamescom 2025正式確認將於10月16日正式推出,同時也宣佈啓用名爲「掌機相容計劃」 (Handheld Compatibility Program),確保更多遊戲能在Ally系列機種獲得更好遊玩體驗。
微軟以Xbox品牌與華碩合作打造的遊戲掌機,分別推出名爲ROG Xbox Ally與ROG Xbox Ally X兩款機種,並且標榜能遊玩微軟旗下平臺等超過1000款遊戲內容,同時也以AMD新款Ryzen Z2系列處理器,其中ROG Xbox Ally X採用具備更高AI算力的Ryzen AI Z2 Extreme處理器,而定位入門的ROG Xbox Ally更搭載着重續航使用表現的Ryzen Z2 A處理器。
效仿Steam Deck認證模式
這項計劃與Valve的Steam Deck認證相似,微軟將針對遊戲在Ally系列機種上的執行表現進行測試與驗證。微軟遊戲裝置與生態系統事業羣主管Roanne Sones表示:「我們與衆多遊戲工作室合作,測試、最佳化,並且驗證數千款遊戲的掌機相容性,讓玩家能立即開玩,不需要額外調整設定,或是僅需進行少量修改即可遊玩。」
透過這項計劃,玩家在Ally系列機種的遊戲庫中將能直接看到相容性標記,遊戲會依據測試結果被標示爲「掌機最佳化」 (Handheld Optimized),或是「幾乎相容」 (Mostly Compatible),前者代表遊戲已經針對Ally系列機種預設控制方式與螢幕解析度進行最佳化,可直接全螢幕遊玩,而後者則意味着需要稍微調整遊戲內設定,才能獲得理想體驗。
性能標示雙重系統
除了掌機相容性標記之外,微軟還將引入「Windows性能相容」 (Windows Performance Fit)指標,顯示「應有極佳表現」 (Should play great),或是「應有不錯表現」 (Should play well),進一步輔助玩家理解遊戲在Ally系列機種上的表現。
不過,目前「Windows性能相容」性能標示與掌機相容性標記之間的差異,微軟尚未明確解釋。
與開發者持續合作
微軟強調,未來會持續與更多遊戲開發者合作,讓他們能提交遊戲參與掌機相容性測試,藉此擴大Ally系列機種相容遊戲支援陣容。由於Ally系列機種直接以Windows作業系統爲基礎,理論上再相容遊戲數量將不受限制,但如何在掌機硬體條件下提供「免調整即開玩」的體驗,將是這套相容性計劃的關鍵。
微軟跨入遊戲掌機市場競爭
ROG Xbox Ally系列的推出,意味微軟正式跨入掌機遊戲市場,直接對標Valve的Steam Deck。藉由「掌機相容計劃」,微軟希望能降低玩家在遊戲設定上的門檻,進一步打造更貼近「即開即玩」的掌機體驗。
隨着ROG Xbox Ally將於10月16日正式開賣,這套相容性計劃也將同步啓用,預期將成爲Ally系列機種是否能快速擴展遊戲掌機市場、建立口碑的重要助力。
微軟預告進一步功能更新與新配件支援
微軟透露,未來將透過軟體更新、配件擴充與硬體最佳化,持續爲玩家解鎖更多體驗,並且讓掌機逐步成爲Xbox生態系不可或缺的一環。
接下來預計釋出軟體更新,包含「進階着色器傳遞」 (Advanced Shader Delivery)功能,這項技術能在遊戲下載過程預先載入着色器,讓部分遊戲在首次開啓時速度提升最高可達10倍,不僅縮短等待時間,也能在初次遊玩時提供更流暢的畫面表現,並且降低電池消耗。微軟表示,隨着相關計劃推進,將會有更多遊戲支援這項技術。
配件部分,微軟宣佈與持續與華碩合作,透過Designed for Xbox計劃推出全新ROG Raikiri II Xbox無線控制器,這款控制器支援1000Hz輪詢率 (PC模式),搭載 抗漂移TMR搖桿與雙模式扳機設計,針對競技與精準操作需求提供更高可靠度,而這款控制器預計會在今年底假期季節正式在全球出貨,更多細節將於近期公佈。
此外,微軟也正積極開發Ally系列機種的擴充底座體驗,未來更新將帶來更完善的大螢幕遊玩模式,包括高效能顯示輸出、Auto SR自動超解析度、更直覺控制器配對,以及針對多顯示器與桌面環境的最佳化調整,讓Ally系列不只是一臺掌機,更能無縫切換成大螢幕娛樂中心。
《原文刊登於合作媒體mashdigi,聯合新聞網獲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