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卞志祥:迎接 AI 代理世界 臺廠應投入應用服務機會
臺灣微軟總經理卞志祥表示,AI架構將分很多層級,臺灣在應用跟服務層有發揮機會。王鬱倫攝影
AI代理已是未來趨勢,臺灣微軟總經理卞志祥表示,「協調性AI代理」今年就會看見,讓AI代理與AI代理互相溝通協作完成任務,未來AI代理入口平臺競爭將出現,在這波AI轉型浪潮中,應用跟服務將是產值最大的兩塊,鼓勵臺灣產業應積極投入,
從雲端到邊緣:AI驅動智慧產業變革
卞志祥出席智慧產業電腦物聯網協會以「從雲端到邊緣:AI驅動智慧產業變革」爲主題演說,他表示,全球正在塑造一個AI代理世界,每個人都將有個人化AI代理,除此之外,還會有組織AI代理、商業流程代理及跨領域AI代理出現,形成一個多維架構。
他表示,AI從去年至今有三大改變,第一是「AI代理人」出現,以往是人輸入多模態的資料(語音、文字或影像)給AI,未來AI也會跟AI對話,也就是AI會產生另一個AI的輸入資料,第二是AI過去做Reasoning歸納,但現在的Reasoning是非常複雜的推理流程,就如同DeepSeek會提供詳細的推論分析流程,第三是AI不只是可以給出答案,還能直接完成用戶要做的動作,比方知道客戶要出差的資訊後,協助安排三天的機票跟住宿。
隨物聯網串連多元邊緣跟雲端AI,讓AI代理世界更爲可行。王鬱倫攝影
他舉微軟替客戶建置的智慧倉儲,提供推高機AI代理地圖等資料,AI可以自行判斷什麼貨物該放在哪一個儲櫃上,他表示,AI能做決策的時代已經來臨,不只是人對AI,未來AI應用對AI應用,或裝置對AI應用都能互聯,形成一個多維架構網。
而中間層載體跟終端介面的樣貌都可能改變,終端可能是現在的手機筆電,也可能是機器人或AR眼鏡,操作介面也不單純只是應用APP,可能是任何人機介面或機器對機器溝通,甚至是應用對應用的溝通介面,而終端裝置將是AI代理的載體,型態將百花齊放,成爲擅長硬體制造的臺灣機會。
他表示,過去五年臺灣談的工廠AI主要是光學檢測瑕疵,屬於把工廠人類工作流程中一個環節丟出來給AI做階段,但近兩年開始給AI更多輔助角色,不論是在產線協助確認Check或者在辦公室內回答提問,而接下來,AI會進入人機介面模式,每個人都有一個代理人AI對應世界,扮演協調者角色,把更多任務分派給不同代理人執行。
他舉例,假設他要出差三日,他將資料告訴AI代理,隨即AI可以協助跟航空公司及餐廳飯店的代理人AI聯繫,完成訂餐及住宿機票預定,但若這些機構沒有設置代理人AI迴應,很可能就會喪失做成生意的機會,這個情況就如同2000年許多商家爲做生意,透過網頁搜尋入口可以被查詢到,店家爲此紛紛去註冊DNS網域是一樣的,未來內容將不重要,更重要的是提供服務,大家此時應把握機會將商品轉換爲服務型態,並串連AI代理人呈現。
未來代理人AI會有三種層級 不是科幻電影
他指出,未來代理人AI會有幾種層級,最入門是對話機器人,第二層是單獨代理人,可執行單一任務,但大家最看好是第三層協調性代理人,可以跟其他代理人AI做溝通合作,而該應用並不是科幻電影,今年就將發生。
臺灣微軟總經理卞志祥表示,不只是現在人對AI溝通合作,AI對AI複合式溝通合作,都將在今年發生。王鬱倫攝影
但發生此架構前提是必須讓雲端跟終端AI模型都連結在一起,具備高客製化跟高速傳輸要求,這也是臺灣產業鏈的機會。
他表示,未來AI代理將取代現在的應用,或者成爲現在應用演化後的型態,而衆多AI代理人的服務出現,背後將有一個AI協調者角色出現,這讓許多人開始思考:過去的網路搜尋引擎霸主角色,未來會不會被一個更懂個人化體驗的AI代理入口平臺取代?若是,則未來勢必將會有一波新的AI代理入口平臺大戰。
他表示,未來能定義AI代理入口平臺的造局者不會太多,對臺灣而言,最大的機會在應用的開發及終端裝置的情境應用,可以是對企業的垂直應用服務,也可以開發應用模組給下一層開發者,做B2B生意,其中蘊藏極大生意,由於AI代理生態系必須打羣架。
由於臺灣在晶片、零件、系統佔據主導地位,但在應用服務方面則仍是外商天下,他表示相當可惜,現在仍在AI代理科技演進的初始階段,最大的成長期尚未到來,臺廠仍有機會參與這次AI轉型盛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