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熱點】爲避免“新奧地利人”困惑:奧地利學校取消聖尼古拉節

“今天報”(Heute)專欄作家尼基·格拉特奧爾(Niki Glattauer)近日報道,維也納一所小學爲避免“新奧地利人”感到困惑,取消了傳統的聖尼古拉節慶祝活動。這一決定引發了家長的不滿和社會的廣泛討論。

傳統節日改爲“星星節”

據報道,維也納第九區的一所小學原本應該在12月6日慶祝聖尼古拉節,但學校校長決定用“星星節”代替。根據一名學生家長的說法,班主任在家長會上臉紅着解釋稱,這是爲了不讓“新奧地利人”感到困惑。而這位家長顯然對這一決定感到諷刺,他寫道:“或許校長還應該學習土耳其語和阿拉伯語,才能完全避免讓‘新奧地利人’感到困惑。”

家長們在得知所謂的“星星節”其實源於日本的七夕節後,更加感到不滿。七夕節是日本的傳統節日,講述了一個牧牛人與織女因偷懶被懲罰、分別居住在銀河兩端的故事。這一節日通常在7月慶祝,但學校並未向學生解釋這一節日的背景,因爲校方擔心這樣會讓孩子們“更加困惑”。

此次取消聖尼古拉節的事件引發了公衆對教育和多元文化政策的討論。一些家長認爲,取消傳統節日並不利於文化傳承和融合,反而可能導致價值觀的衝突。一位父親在郵件中表達了自己的不滿:“我們的孩子生活在奧地利,他們有權瞭解本國的傳統文化。將這些節日捨棄,不僅對孩子們不公平,也忽視了文化認同的重要性。”

近年來,隨着移民數量的增加,奧地利學校中多元文化背景的學生比例不斷上升。在一些地區,甚至只有不到四分之一的小學生以德語爲母語。這種變化對學校的管理和教育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戰,也導致了像聖尼古拉節這樣的傳統節日在學校中遭到弱化甚至取消。

教育專家對此現象的看法不一。一些人認爲,取消傳統節日是爲了讓不同文化背景的學生更容易適應新環境,從而促進社會融合;但也有人認爲,這種做法可能適得其反,削弱了傳統文化的核心地位。

除了節日爭議,尼基·格拉特奧爾還在專欄中指出,奧地利教育體系內部存在諸多亟待解決的問題。他提到,根據國際教育測試TIMSS的結果,奧地利14歲的學生在數學和自然科學上的成績雖然略高於歐盟平均水平,但學生之間的差距依然巨大。例如,普通中學的學生與文理中學的學生在數學和物理成績上分別相差88分和112分,這相當於近兩年的學習差距。

此外,格拉特奧爾還提到,許多教師的專業資格不足,教育資源的分配不均,進一步加劇了教育系統的失衡。他認爲,這些問題比是否慶祝聖尼古拉節更值得關注。

維也納小學取消聖尼古拉節的決定再度引發了人們對多元文化、教育政策與傳統傳承之間關係的激烈爭論。這一事件表明,在移民與本地文化交融的過程中,如何平衡尊重多元文化與保護本土傳統仍是一個需要深思的問題。

- THE END -

(以上內容由歐洲時報中東歐Karl原創編譯,部分內容參考自ORF、奧地利《新聞報》《信使報》《奧地利報》《今日報》等,部分圖片來自新華社、APA及網絡,轉載請註明《維城》Euro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