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青高速煙臺段水泥路面“白改黑”完工通車
煙臺融媒7月1日訊(YMG全媒體記者 楊春娜 通訊員 姚智強 於曉城 攝影報道)6月30日14:00,隨着最後一段交通標線施工完成,G1813威青高速煙臺段水泥路面“白改黑”順利完工通車。這條承載着區域交通重任的“黃金通道”以嶄新面貌再度啓航,爲市民出行與經濟發展注入全新活力。
記者從山東高速煙臺發展有限公司瞭解到,威青高速作爲連接東西,貫通威海、煙臺、青島等重要城市的交通大動脈,日均車流量高達數萬輛,經年累月的超負荷運行,使得水泥路面出現裂縫、斷板、板底脫空等多種病害。與瀝青混凝土柔性路面相比,水泥路面由於設置接縫等原因,行車舒適性較差,此次“白改黑”改造成爲提升道路安全舒適的關鍵之舉。
本次對K132+000-K143+000、K154+000-K163+882青島方向行車較爲顛簸的17.4公里水泥路面行車道、超車道進行了“白改黑”改造。具體維修方案是先對原水泥路面進行病害處置,然後進行2釐米SMA-8超薄罩面“白改黑”。“施工期間,項目團隊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工期緊、任務重、施工工藝複雜,加之施工區域車流量大,交通疏導工作難度極高。”山東高速煙臺發展有限公司工程養護部部長王剛說,爲確保施工與通行“兩不誤”並在70天內高質量完成任務,養護部門會同項目部、監理組提前數月進行謀劃,聯合交警、公路巡查等多部門,制定了分階段、分時段的交通分流方案。在高速門架、收費站顯示屏實時發佈路況信息。增設臨時交通標識百餘個,安排交通引導人員24小時輪崗值守。即便在惡劣天氣條件下,工作人員也堅守崗位,保障了施工期間未發生長時間、大面積的交通擁堵,將施工對市民出行的影響降到最低。同時,他們進一步優化施工方案,合理安排各施工段落和工序的時間節點,採用平行作業與流水作業相結合的方式,提高施工效率。通過加大人力、物力投入,增加機械設備和施工人員,24小時不間斷作業,在保證質量安全的前提下大幹快上,克服旅遊旺季車流量大、暑期、汛期等不利因素影響,順利按期完工。
王剛介紹,此次工程採用的多項創新成果更是成爲一大亮點。SMA-8瀝青混合料爲山東高速集團自主研發的材料,具有優異的高溫穩定性、低溫抗裂性、有助於減少路面噪音,改善行車環境,在成本控制方面也具有一定的優勢。高聚物注漿、地聚物注漿工藝也發揮了重要作用,施工團隊利用探地雷達無損檢測技術檢測水泥板下是否存在脫空病害,確定病害深度和範圍,進行注漿處治,相比換板方案,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降低了維修成本,有效延長了道路使用壽命。
山東高速煙臺發展有限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樑偉告訴記者,G1813威青高速煙臺段水泥路面“白改黑”的順利完工,不僅極大改善了道路環境,顯著提升了行車舒適性與安全性,也爲後期全線水泥路面“白改黑”積累了寶貴的經驗。舒適順暢的道路,降低了物流運輸成本,也打通了市民出行的高速通道,成爲推動地方發展的強力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