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評丨食品安全事關每一個人,決不允許亂貼標籤搞“早產”

據荔枝新聞報道,3月24日,湖北武漢顧客稱在蛋糕店買到生產日期爲25日的蛋糕,懷疑虛假標註日期。26日,該店鋪店長迴應稱,員工打印時記錯日期,發現問題後,該批次蛋糕已全部下架。

民以食爲天,食以安爲先,安以質爲本,質以誠爲根,食品安全問題始終是社會關注的焦點。店長的解釋即便是真,也損害了顧客的利益,危害到了“舌尖上”的安全;店長的解釋如果是假,那就說明該店在弄虛作假,故意延後生產日期,使得蛋糕在銷售時是“新鮮出爐”。

日期“早產”,只是食品標籤亂象的冰山一角。“千禾0”醬油並非“零添加”,而是一場文字遊戲;預製菜行業“一菜多標”。近年來,食品標籤表裡不一現象頻頻發生,令消費者心有餘悸。一些商家爲了眼前利益,動起歪心思,不惜犧牲消費者健康和品牌信譽,最終導致行業信譽受損。劣幣驅逐良幣,一些合法經營的企業競爭力下降後,也可能走上歧路。

爲此,面對類似亂象,相關部門應給予嚴厲打擊。一方面要加強業務培訓。圍繞相關法規,組織食品生產商參加線上線下培訓,並進行考覈。另一方面,要健全食品安全監管體系,壓實各方責任,將日常監督檢查與專項檢查相結合,堅持邊整治邊整改,實現從生產到舌尖的全鏈條監管,讓食品生產商不敢在包裝上動手腳。

整治食品標籤亂象,行業要加強自律。自律在維護市場秩序方面發揮着重要作用。食品生產商應該承擔起相應的主體責任,恪守食品安全底線,對標籤的製作、審覈、使用等環節進行嚴格把關,使用真實、易懂的標籤,主動將生產監控視頻接入企業監管平臺,不讓問題食品出廠。

治理食品標籤亂象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唯有如此,廣大人民羣衆才能吃得放心、安心。

上游新聞 牛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