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領亡父存款 北京婦要證明「我爸是我爸」提告9旬奶奶
姜某去世後留下了5.5萬人民幣的銀行存款,獨生女小姜去銀行取款遭拒絕,將銀行告上了法院;示意圖,非新聞當事人。(取材自法治網)
北京張女士的父親去年過世,生前未及交代遺產安排,張女士帶着父親的死亡證明、戶口本以及自己的身分證明,欲取出父親在某銀行存款約10萬元(人民幣,下同,約1.3萬美元)遭拒,理由是這些材料「無法證明妳爸是妳爸」。無奈下,張女士只有將自己的奶奶告上法院,取得了法院開具的調解書,前後折騰了兩個多月,才獲得了父親的遺產。再次凸顯了爲已故親屬取款難的困境。
據法治網報導,北京張女士的父親不幸於2024年9月去世,在離世前,她的父親一直處於睡眠和昏迷狀態,並未來得及交代後事。在張女士辦理完後事幾個月後,纔想起父親生前曾提及過,其在某銀行有存款約10萬元左右,於是前往銀行查詢和提取。但當她當帶着父親的死亡證明、戶口本以及自己的身份證明等資料,前去銀行時,銀行卻表示「無法證明父女關係」,故無法領取。
張女士解釋,她需要去公證處開具公證書,以此證明自己與已故人的直系親屬關係、合法繼承人的身分。但沒想到到了公證處申請時,因爲奶奶和自己都屬於法定繼承人,需要提供奶奶的人事關係檔案,卻因爲奶奶之前所在的企業30多年前早已不存在,調不到檔案所以無法進行公證。
最後,律師建議張女士提告自己年近9旬的奶奶,要求法院進行遺產繼承確認。 在張女士奶奶明確表示放棄繼承權後,法院安排調解,在雙方協商一致情況下,終於得到了法院出具的調解書,調解書確認張女士父親銀行卡內的資金歸她繼承。張女士拿着調解書去銀行要求提取,銀行又和法院進行了覈實後,方纔終於將父親生前帳戶內的資金提取出。
爲已故親屬取款難的頻頻引發關注,多位網友在社交平臺表示,爲辦理相關流程「跑斷腿」。法治網調查發現,因爲多家銀行對已故親屬存款提取有較爲嚴格的規定,一般需要出具親屬死亡證明、關係證明、身份證、戶口本等資料才能進行辦理。
姜某去世後留下5.5萬人民幣的銀行存款,獨生女小姜去銀行取款遭拒絕,將銀行告上了法院。(取材自江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