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了教業主“怎麼玩”,越秀地產竟然開了個發佈會?
週末的時候,我去參加了一個發佈會。
這個發佈會很有意思,這是越秀地產給業主們開的一個發佈會。
8 月 2 日,越秀地產廣州區域召開了第一屆社區主理人大會。這個發佈會上,只談論了一個問題:
生活,要怎麼玩,才更好玩?
這應該是廣州第一次有開發商把業主們都攢起來,大家就“每天怎麼玩兒”這件事,組了一個局。
這兩年,越秀地產在產品上已經足夠“卷”,—— 戶型打磨到極致、配套落地超紮實,每個項目一出場就是片區品質標杆,妥妥的 “扛把子” 級存在。可誰能想到,現在他們連社羣都開始“狂卷”,直接把社區生活玩出了新高度!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2025 年上半年,越秀在廣州 17 個在售項目裡,“攢” 出了 108 個活力社羣。
從帶娃遛彎的寶媽到愛折騰的運動達人,超過 22965 位業主圍觀,11200 多位 “樾友” 直接下場當 “共創者”。
更牛的是,越秀地產不僅要讓業主們玩兒起來,還特地開個發佈會,教大家怎麼玩兒!
8 月 2 日的大會上,不僅有成都麓湖社羣 “老炮” 褚雲來分享經驗,更有一羣越秀業主主理人當場 “曬成果”。
有人帶娃搞起了 “森林學校”,有人在江邊辦起了藝術季,還有人把瑜伽、馬術、寵物派對全搬進了社區市集…… 只能說,越秀業主的 “熱愛能量”,真的藏不住了!
越秀的社區,從不是冰冷的“水泥盒子”,而是扎堆熱愛的生活根據地。
比如爲本次大會帶來開場秀的越秀·天河·和樾府社區,項目雖還未交付,但業主們已積極參與到社區社羣共建中,與項目共創「榕樾生活」社羣品牌,成立了生活美學社、和樾商社、成長社、網球社等系列社羣,並由業主擔任社羣主理人。
自4月創建以來,累計落地68場社羣活動、約1500+人次參與,包括社區籃球賽、網球賽、美國哈佛教授教育沙龍、和樾商社投資沙龍、少兒才藝大賽、香港徒步之旅、紅酒品鑑會……創造了“從空間到生活的”全維體驗。
而且,越秀地產的社羣活力,還會出現“人傳人”現象!
在越秀・天悅金沙,業主 Tiger 老師就發現:現在的娃大多困在 “保護殼” 裡,缺玩伴、少社交。他乾脆拉着越秀社羣一起搞了個 “木芽公社”,帶孩子們在自然裡捉昆蟲、學知識。
才 1 個多月,這股子熱情就蔓延到了皓悅濱江、天悅雲山府等 5 個項目,家長們都說:“終於不用愁娃沒地方‘放電’了!”
不光是帶娃,海珠區的越秀・江灣潮起更會玩。他們打造“潮有引力”社區,把會所改造成 “先鋒會客廳”,辦起生活藝術季,主打一個 “家樓下就能微度假”。
旁邊的越秀·天薈江灣更直接,搞了 “青年夜校” 和 “天生薈玩” 兩大 IP,職場成長課、美術音樂班、運動局輪番上,把年輕人的下班後時間安排得明明白白。
更絕的是越秀・觀樾。交樓前社區就被業主 “盤活” 了 —
露營主理人喊大家搞烤全羊派對,運動達人組起鄰里健身局,自然愛好者帶着大家一起種樹養花。20 多個興趣社羣+“五大共建計劃”,還沒入住,社區的煙火氣就先 “熱” 起來了。
說白了,社區能不能 “活”,關鍵看業主有沒有自驅力。在越秀地產的小區裡,懂畫畫的開起了工作坊,愛教育的搭起了知識分享臺,這些藏在日常裡的 “小折騰”,纔是社區最鮮活的樣子。
就像業內人說的:“真正能讓社區走得遠的,從來都是居民自己的熱情。”
作爲土生土長的 “廣州仔”,越秀地產在廣州紮根 40 多年,多年來一直用行動詮釋着“更懂廣州,更懂你”的承諾。
越秀地產的每個項目規劃之初,從社區廣場的親民尺度、圖書館與藝術中心的便捷落點,到公共空間的互動佈局,每一步設計都爲未來的鄰里社交埋下了種子。
更難得的是,它太懂怎麼把城市溫度揉進社區,比如舉辦藝術展覽、文化講座、非遺工坊,將廣府文脈與外部優質文化資源注入了社區日常。
現在,他們已經搭起了 “山下聚、煙火集、臨江社、人文匯” 四大社羣體系,還有 “臻・朋友圈、席地湖畔、榕樾生活” 三大圈層。早茶桌旁聊非遺的老廣,青年夜校學廣繡的白領,在社區廣場下棋的大爺,江邊跑步的年輕人…… 不同的生活節奏,都能在這兒找到自己的位置。
越秀•大學城在2025年越秀地產社羣架構上升級Y人社社羣,十大主題社羣實現全齡覆蓋,形成“興趣+公益”雙軌模式,截至2025年7月活躍成員突破10000人。
不僅如此,越秀地產針對不同發展階段和身份的主理人,推出【越秀·主理人成長計劃】,對主理人進行全方位成長賦能:
看完越秀這場主理人大會,突然明白:
所謂 “好生活”,從來不是開發商單方面 “給” 的,而是業主和社區一起 “創” 出來的。
當 108 個社羣的熱情攢到一起,當業主從 “住客” 變成 “主理人”,社區就不再只是睡覺的地方,而是能找到熱愛、收穫溫暖的 “家”。
接下來,越秀還要帶更多業主 “玩” 起來。這樣的社區進化範本,值得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