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的洋娃娃」 教育部贈國中小新生圖書 童婚議題、手機成癮入列
除了新學年贈書,教育部也和國立中央大學合作,推動國民中小學「身教式持續安靜閱讀」(MSSR),師長以身作則,帶領學生閱讀。圖/教育部提供
生成式AI闖進校園!聯合新聞網正在調查「大學生使用生成式AI工具的習慣」,誠摯邀請各科系大學、碩博士學生填寫問卷。 ➡️點擊填答
教育部國教署114學年持續推動「國民中小學新生閱讀推廣計劃」,依照慣例,贈送小一新生及國一新生人手一本圖書,預計挹注6000萬經費、可嘉惠39萬名國中小新生。今年多本讀物攸關性別平權,《威廉的洋娃娃》以小男孩想要洋娃娃爲主軸,帶領學生了解個體差異;《達爾文女孩》則講述志向和家庭期待間的差異。
教育部表示,114年是國中小新生閱讀推廣計劃辦理的第17年,贈書已在開學前陸續配送至各校,各校可利用贈書配合校內活動規劃閱讀推廣,如認識圖書館、擬真書店等活動,以發揮圖書最大效益,啓發學生閱讀興趣。
教育部也指出,114年度新生閱讀推廣以「閱讀+1」爲主題,「+1」象徵累積與成長,從第一本書開始,鼓勵學生每天多讀一點,讓閱讀融入日常生活、成爲生活習慣。「+1」也代表認同及參與,邀請國中小新生及家長加入閱讀行列,透過陪伴讓閱讀成爲親子互動的契機。
今年選書同樣分爲國中、小階段。國小階段選書《威廉的洋娃娃》繪本,描述小男孩想要洋娃娃,盼打破性別刻板印象,幫助孩子在建構自我性別認同的過程理解個體差異,並學會尊重他人的興趣和喜好;《熊媽媽愛上了手機》則講述一對熊兄弟,試圖搶回手機成癮熊媽媽的關注,講述手機雖是必備物品,卻常因使用不當,導致成癮的文明病。
國中階段選書則包括《達爾文女孩》,講述女孩莉卡志向是進入大學就讀、成爲博物學家,但母親卻期待其當淑女,逼她學習縫紉、編織、烹飪和彈琴,講述個人志向與家庭期許間的掙扎;《十三歲的新娘》則探討「童婚」議題,13歲的寡婦遭婆家遺棄後流落街頭,但最終靠技藝贏得未來。
此外,教育部也和國立中央大學合作,推動國民中小學「身教式持續安靜閱讀」(MSSR),師長以身作則,帶領學生閱讀,透過持續性固定頻率實施閱讀活動,養成閱讀習慣。
國教署呼籲,除在校內由教師帶領外,家長是孩子最好的榜樣,看到家長喜愛閱讀,孩子自然也會喜愛閱讀。期待家長們能借由贈書,在家進行家庭身教式持續安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