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4年擬投逾3400億 德國計劃擴建掩體、升級預警APP

德國正加緊建設避難設施、升級預警應用程式(APP),以便在發生衝突時爲民衆提供庇護。(路透)

俄烏戰爭遲遲未結束,讓歐洲多國擔心俄國恐在其他地區開闢新戰場。德國也在加緊建設避難設施、升級預警應用程式(APP),以便在發生衝突時爲民衆提供庇護。聯邦民防與災害協助局(BBK)負責人蒂斯勒(Ralph Tiesler)告訴《南德意志報》,當局會盡快建造100萬個避難所,未來四年預計投入至少100億歐元(新臺幣約3420億元),相關計劃今年夏天公佈。

《衛報》報導,蒂斯勒表示,德國需要認清衝突的現實,就目前而言,德國的準備不足。他指出,「長期以來,德國普遍認爲戰爭不是我們需要準備應對的局面。這種情況已經改變。我們擔心歐洲可能爆發大規模侵略戰爭。」

蒂斯勒呼籲在全國範圍內開展行動,精準定位並將隧道、地鐵站、地下車庫、停車場和公共建築的地下室改造成防護避難所,以「迅速爲100萬人創造空間」。他表示,他的機構將於今夏稍晚提交一份全面的計劃。

他補充說,德國正與時間賽跑,僅僅依靠建造新的掩體設施是不夠的。此類掩體的規劃和建造,耗時長且成本高昂,因此需立即仔細考慮現有設施。

德國約有2000個冷戰時期遺留下來的掩體和防護室,其中只有約580個仍在正常運轉,大多需耗資數百萬歐元翻修。這些庇護所將容納約48萬人,僅佔德國人口0.5%。相較之下,德國聯邦民防與災害協助局表示,芬蘭擁有5萬間庇護所,相當於480萬人的住所,佔其總人口85%。

蒂斯勒表示,德國還需改進資訊系統,例如APP和路標,以便公衆準確瞭解他們可尋求庇護的地點,並升級警報系統。他也認爲,現有預警APP也需更好地防範駭客攻擊。他敦促梅爾茨政府確保資金到位,而德國政府也已同意這些計劃的必要性,但尚未正式撥款。

預計這些資金將來自德國議會於3月暫停「債務煞車」後釋放的數十億資金,這筆資金將用於軍事、重要基礎設施,例如運輸坦克和物資的橋樑、道路,以及民防領域。

不僅如此,情報部門和網路安全機構也急需投資,正爭取資金。蒂斯勒估計,未來4年至少需要100億歐元來滿足民防需求,未來十年至少需要300億歐元。

他還呼籲建立強制性或自願性的民防服務機構,敦促公民爲加強國家抵禦能力做出貢獻,在電力和水資源短缺的情況下儲備緊急物資。 他告訴該報,「我們的呼籲是:儘可能儲備足夠維持10天的物資」,而這也反映了其他歐洲國家政府的類似呼籲。蒂斯勒補充道,「但即使至少72小時的物資供應也非常有幫助。這可以用來彌補日常生活中的輕微干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