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10天3次鋒面影響臺灣 今水氣增多留意午後降雨
未來7至10天內陸續會有3次鋒面影響臺灣的機會,分別落在明天、下週二至下週三間,以及11日至12日左右。本報資料照片
週末天氣將有新的變化。天氣風險公司資深顧問吳聖宇在「天氣職人-吳聖宇」臉書粉專表示,隨着臺灣附近的風向轉爲東南到偏南風,環境水氣逐漸增多,大氣狀態也變得較不穩定,上午各地大致仍是多雲到晴,但是到了中午過後配合熱力作用,各地山區將有熱力對流發展擴散帶來降雨的機會,也可能有局部雷雨,
平地部分,吳聖宇說,受影響比較明顯的地方,偏向在大臺北東側、宜蘭、花東地區爲主,西半部的降雨則是預期集中在山區以及鄰近山區的地方。
白天溫度持續偏高,吳聖宇表示,東半部高溫28至30度,西半部高溫普遍可達31至34度,外出活動做好防曬、防中暑的準備,攜帶雨具備用。
明天微弱鋒面接近,尾端將在白天期間掠過臺灣附近後向東移動,吳聖宇表示,是今年梅雨季第一道影響臺灣的鋒面,鋒面本身結構較好的地方位置偏北通過,但是會造成臺灣上空的大氣持續不穩定。
他說,明天中北部、東北部、東部有出現短暫陣雨或雷雨機會,南部及東南部地區也有局部短暫陣雨或雷雨。但是真正比較容易下雨的時間點,可能還是落在中午過後到入夜前這段時間。配合白天熱力作用,各地山區有熱對流發展、擴散帶來降雨的機會。局部地區可能有雷雨,或是短時較大雨勢發生的情況。
由於降雨、雲量增多的關係,吳聖宇表示,中北部、東半部明天白天高溫可望降到27至30度,南部地區受影響較小,白天高溫仍有30至32度或以上,持續較爲悶熱。
下週一鋒面離開後,臺灣附近的風向又會快速轉爲偏南到西南風,吳聖宇表示,新的鋒面系統在大陸華南內陸重整,臺灣位於鋒面前方,要留意的仍是山區午後發展、擴散的熱對流降雨。主要的降雨區域仍是集中在山區裡面,平地部分還是以大臺北、宜蘭到花蓮一帶出現降雨的機會較高。溫度持續悶熱,各地高溫普遍可達30度以上,中南部可達到32至34度或以上。
吳聖宇表示,下週二原本位於華南的鋒面系統又會逐漸東移、南壓,通過臺灣附近後斷裂,東段逐漸東移,西段停留在華南沿海並延伸到臺灣海峽。
受到鋒面通過配合白天熱力作用影響,中北部、東北部、東部將再轉爲有短暫陣雨或雷雨天氣。吳聖宇表示,要留意臺灣海峽上空及中北部沿岸地區對流系統發展移動的情況,預期中北部可能有局部較大雨勢發生機會。晚間鋒面斷裂,雨勢可望較爲緩和,但是在中部以南地區仍可能持續有短暫陣雨或雷雨出現。
吳聖宇表示,下週三鋒面斷裂後的滯留鋒停留在華南沿岸,並且延伸到臺灣海峽,雖然南風逐漸增強,鋒面位置將逐漸北擡,但是預期臺灣附近的大氣狀態仍不穩定。除了要留意海面上對流系統發展、移動的情況外,配合白天熱力作用,各地山區可能會有熱對流發展擴散帶來降雨,還是會有局部較大雨勢發生的機會。
下週四、下週五鋒面北退至大陸華南內陸,吳聖宇表示,臺灣位於鋒前偏南到西南風環境,山區午後仍有熱對流發展、擴散帶來午後降雨的機會。
吳聖宇表示,下週六鋒面逐漸南壓接近臺灣北部海面,11日又再度進入臺灣上空,並將持續影響到12日左右,屆時各地降雨的情況又會明顯的增多起來,影響的程度待觀察。
未來7至10天內陸續會有3次鋒面影響臺灣的機會,吳聖宇說,分別落在明天、下週二至下週三間,以及11日至12日左右。
他說,依照目前的中期預報來看,這幾次鋒面影響期間,南海仍受到太平洋高壓控制,西南季風還沒有要明顯進入南海並且穩定存在的情況,看起來還未形成較爲典型的西南季風配合鋒面的梅雨結構。
但是鋒面影響期間,仍要特別注意對流系統發展的情況,吳聖宇說,從過去在3至4月間的鋒面就可以看出,只要有旺盛的對流系統發展起來並且影響到陸地,還是會有顯著降雨發生的機會,跟有沒有西南季風並無一定的相關性。所以,即使預報顯示短時間內還不會建立特別明顯的梅雨型態,仍然不可以掉以輕心。
※以上言論僅供學術討論之用,氣象預報應以氣象署爲準。
▪ 手機報稅超簡單!4步驟輕鬆搞定 一圖看節稅秘訣不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