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何有些人更有創造力?

參考消息網6月11日報道 據西班牙《先鋒報》網站5月20日報道,創造力是許多人渴望擁有的一種能力,但我們不知道如何提升它。它被定義爲產生新穎、有用且具有獨特想法的能力。傳統意義上,它被認爲是一種與生俱來的品質,幾乎是大自然的恩賜。然而,認知神經科學的進步使我們能夠從更實證的角度來研究它。多虧科學,我們現在才知道,有創造力的大腦通過自由思維(自發且不受限制)與執行控制(幫助我們組織、計劃和做決策)之間的動態平衡產生想法。

那麼,爲什麼有些人似乎天生就比其他人更具有創造力?根據神經科學,創造力源於多種腦網絡、神經化學過程以及遺傳和環境因素的共同作用。沒有單一的原因可以解釋爲什麼有些人比其他人更有創造力,但確實存在許多相關的機制和科學發現。

腦網連接

創造力與大腦中三個主要網絡之間的相互作用有關。首先,默認網絡是在我們做白日夢、發揮想象力或內省思考時激活的網絡。它在產生自發的想法、不尋常的聯想以及新想法方面起關鍵作用。

其次,中央執行網絡涉及注意力控制、計劃和邏輯思維。它幫助評估和選擇有用或可行的想法,也就是說,它允許篩選和選擇最有前途的想法。

涉及的第三個網絡是顯著性網絡,它在另外兩個網絡之間起中介作用。它是一種“開關”,識別哪些內部或外部刺激相關,並決定何時在自由思維和執行控制之間切換。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研究顯示,高創造力人羣的這三個神經網絡連接強度明顯更高。這表明創造力本質上是大腦各功能區協同運作的結果,要求個體在靈感迸發與理性評估間建立精準的切換機制。

大腦區域

關於涉及創造性過程的大腦區域,專家們也確定了三個:

噪前額皮質是創造性思維的“協調”區域,特別是在需要評估想法、重新定義問題或靈活思考的任務中。

噪紋狀體是獎勵系統的基本組成部分。當一個人發現一個新穎或有價值的想法時,它會產生“頓悟”的感覺。它通過這種方式激發內在動機,去探索新想法或繼續創造,即使沒有立即的外部獎勵。因此,它促進了先前想法與新想法之間的聯繫,通過基於獎勵的學習來實現。

噪富含多巴胺的中腦邊緣系統在一個人創造或發現新事物的過程中感到愉悅時被激活。它通過使創造性行爲在情感上令人滿意來強化這種行爲。

這些區域是如何協同工作以促進創造力?默認網絡產生了一個意想不到的想法,此時中腦邊緣系統將其識別爲一個有趣、新穎或有前景的想法,併產生“因新奇而愉悅”的峰值。接下來,紋狀體強化了這個產生愉悅峰值的想法,前額皮質則分析這個想法本身是否有用,或者是否需要對其進行修改,以決定接下來該怎麼做。因此,創造力不僅僅是產生想法,還要評估和提煉這些想法,享受整個過程。

神經遞質

大腦的神經化學也會影響創造力,尤其是多巴胺這種與動機、愉悅和認知探索相關的神經遞質。研究顯示,高水平的多巴胺有助於發散性思維、言語流暢性和認知靈活性,這些都是創造力的基本能力。同樣,研究表明,積極情緒(會增加多巴胺的釋放)可以擴大心理聯想的範圍,允許在看似不相關的想法之間建立更獨特的聯繫。

情緒調節者是血清素。它的作用不像多巴胺那樣明確,但它通過促進情緒穩定和堅持不懈(這些是長期創造力的重要因素),也參與了促進創造力的過程。

高水平的去甲腎上腺素有助於專注的思維,這對於評估想法是有用的。這種神經遞質根據具體情況調節發散性創造力和聚合性創造力之間的轉換過程。

作爲記憶增強劑出現的是乙酰膽鹼。儘管關於它與創造力的直接關係的研究較少,但它的作用影響記憶的鞏固和回憶,這對於在創造力產生過程中連接想法和經驗至關重要,因爲它提高了心理聯想的流暢性。

總之,儘管多巴胺是創造力產生過程的主要角色,但關鍵在於在負責自由思維、注意力、動機和批判性評估的多種神經遞質之間保持動態平衡。任何一種神經遞質的過量或不足都可能阻礙創造力產生的過程。

遺傳因素

根據對雙胞胎的研究,創造力也有一定的遺傳基礎,儘管並不存在所謂的“創造力基因”。某些個性特徵,如開放性(五大性格特徵之一)與更高的創造力水平相關。這種開放性指的是一個人在智力上充滿好奇心、富有想象力、對新想法和經驗持開放態度以及對創造力和新奇事物感興趣。此前的研究描述了這種特徵如何與背外側前額皮質更大的體積有關,這一區域在複雜信息整合中起關鍵作用。

另一方面,一些研究表明創造力與某些神經多樣性形式(如雙相情感障礙或多動症)之間可能存在某種聯繫。

環境刺激

儘管神經生物學是很重要的因素,但環境也會調節創造力。接觸豐富的環境、文化多樣性、新的體驗或複雜的挑戰可以刺激大腦的可塑性,並加強促進創造性思維的連接。從這個意義上說,創造力不僅僅是傾向,也是“認知營養”。

這種能力並不是少數人的專利,而是我們的大腦、化學過程、遺傳和周圍環境之間一系列複雜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

最具創造力的個體通常表現出某些大腦網絡之間更好的連接,擁有神經遞質的最佳平衡,具有促進創新的個性特徵,而在某些情況下,他們還擁有促進其以不同方式思考的神經多樣性特徵。

此外,環境和生活經歷也在這些能力的發展中發揮着重要作用。

從神經科學的角度理解創造力至關重要,不僅是爲了揭開它的神秘面紗,也是爲了瞭解我們如何能夠增強這種創造力。(編譯/韓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