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何無法避免那場戰爭? 石破茂:天皇機關說被否定、美濃部達吉著作被查禁

日本前首相石破茂於10日晚間在首相官邸舉行記者會,發表題爲「戰後80年之際」的談話,呼籲國民重新思考「爲何當年日本無法避免戰爭」。(美聯社資料照片)

日本首相石破茂10日發表戰敗80週年演說,首先就點出「爲什麼無法避免那場戰爭?」,亦即爲什麼當時日本國內的政治體制無法發揮制止的作用呢?日本歷任首相在戰敗50、60、70週年都發表聲明,但也僅提到:「日本試圖以武力來解決外交、經濟上的困境,國內的政治體制未能加以制止」,但未深入說明其原因。石破茂在演說中,首先就認爲,「天皇機關說」被否定,美濃部達吉的著作也被查禁,政府對軍部的控制逐漸喪失。

根據《徐宗懋圖文館》臉書貼文,石破茂提到,當時的岡田啓介內閣,對於「天皇機關說」的學術爭議,起初表示「應交由學者討論」,試圖保持政治中立。但最終仍屈服於軍部壓力,兩度發佈「國體明徴聲明」,否定原本主流的天皇機關說,並查禁美濃部達吉的著作。如此一來,政府對軍部的控制逐漸喪失。

石破茂分析,本應負責對軍方加以制衡的國會,也逐漸喪失其功能。最典型的例子,是「齋藤隆夫議員被除名事件」。1940年2月2日,齋藤隆夫在衆議院全體會議上發表反戰演說,結果,齋藤隆夫以296票贊成、7票反對的壓倒性多數被除名。

就媒體而論,石破茂直言,關東軍發動滿洲事變(九一八事變),僅一年半便佔領了數倍於日本本土的土地。報紙大肆報導此事,國民爲之着迷,民族主義進一步高漲。1937年秋後,隨着言論統制加強,政策批評被壓制,國民僅能接觸到支持戰爭的輿論。

最後,對於情報判斷與分析,德國和當時的蘇聯於1939年8月卻突然簽訂了「德蘇互不侵犯條約」,導致時任首相平沼騏一郎感嘆「歐洲局勢錯綜複雜,難以理解」,並總辭職。這顯示出日本在國際情報的收集、分析、共享方面皆存在重大問題。

石破茂強調,如果一個擁有壓倒性實力的武裝組織,突破民主監督而暴走,民主主義將瞬間崩潰。反過來說,若作爲文官的政治領袖誤判,也可能將國家帶入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