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何開車會主動路怒? 出現「1行爲」醫勸應避免駕駛
▲原PO不解,爲什麼有人會「主動」路怒?(示意圖/記者鄺鬱庭攝,下同)
記者曾筠淇/綜合報導
78歲余姓男子19日在三峽駕車衝撞機車和路人,事後傳出余男疑似有路怒症。雖確切原因還有待確認,但這起車禍都已引起社會高度關注,其中就有網友不解直呼,他實在不知道爲什麼有人可以「主動」路怒,更何況開車的環境已經相對舒服,到底有什麼好路怒?貼文曝光後,引起討論。
有網友在PTT的Gossiping板上,以「爲什麼有人開車會主動路怒」爲標題發文表示,撇除其他人亂開車這點,他實在不解爲何有人光是握住方向盤就可以「主動」路怒。他認爲,開車的環境相對舒服,有冷氣、座椅、能遮風擋雨,幾乎不會被打擾,根本沒什麼好路怒。
接着原PO也說,就算碰到塞車的狀況,駕駛也可以聽音樂等待,相比之下,他還比較能理解機車族路怒。因此他就想知道,開車的人爲什麼會「主動」路怒?
貼文曝光後,底下網友紛紛迴應,「趕時間或急,就會路怒了」、「其實就魯蛇太多,上班被老闆欺壓,不敢吭聲,抓方向盤是他們唯一能自己掌握的事情」、「被叭的人心情都會不太爽」、「大爺的脾氣就大」、「這其實牽涉到所有的玻璃耐心,路怒只是其一」、「舉凡所有鼻屎大的事常常有人抱怨,就知道臺灣(一些人)超級沒有耐心」、「就自私啊」。
張醫師在粉專「基因醫師張家銘」表示,「路怒症背後的真相:小心是隱藏的陣發性暴怒症在作祟」,陣發性暴怒症的特徵,就是「遠超過合理程度的憤怒甚至衝動的暴力行爲」,像是遇到塞車、有人擋路就瞬間暴怒甚至攻擊,可能是大腦神經調控異常的結果。
臺北慈濟醫院身心醫學科李嘉富醫師過去也曾指出,路怒症在醫學上屬於「間歇性暴怒症」的一種,通常會合並其他情緒障礙,像是躁鬱症、焦慮症、憂鬱症等,當疾病發作時,攻擊性行爲會帶來一種解脫或愉悅感,但一般發作時間不會超過三十分鐘,且事後會有自責內疚的悔意。
李嘉富提醒,間歇性暴怒症的症狀表現容易被誤以爲是脾氣不好或更年期,因此病人較無病識感,也不會就醫治療。他建議,若身邊親友曾頻繁出現無預兆的衝動行爲,應儘量避免讓其駕駛;如果真的出現情緒煩躁的狀況,則可利用「腹式呼吸、正念練習、聆聽音樂、閒聊家常」等四種方式來改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