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共建清潔美麗世界作出更大貢獻”(《習近平談治國理政》大家讀)
本報記者 張一琪 環球時報記者 王雯雯
希望全社會行動起來,做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積極傳播者和模範踐行者,身體力行、久久爲功,爲共建清潔美麗世界作出更大貢獻!
——習近平總書記在首個全國生態日之際作出的指示(2023年8月14日)
“我們過去講既要綠水青山,又要金山銀山,實際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2005年8月15日,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同志來到湖州市安吉縣餘村調研,首次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兩山”理念。
雖然已過去20年,但潘文革對那天記憶猶新。他當時是餘村村幹部中的青年骨幹,也是唯一一名大學生。據他回憶,餘村自此開展環境治理、生態修復,越來越多的村民開始端“生態碗”、吃“旅遊飯”,村子走上了從“賣石頭”到“賣風景”再到壯大“美麗經濟”的發展之路。
“習近平主席提出的‘兩山’理念,反映出中國發展理念、發展方式的根本轉變。”阿富汗學者霍斯拉夫·烏拜迪說。
烏拜迪曾任《習近平談治國理政》達裡文版譯者委員會委員,十分了解中國的生態保護政策:生態保護紅線制度、以國家公園爲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他認爲,中國沒有爲短期經濟利益而犧牲自然生態,而是探索把“綠水青山”轉化爲“金山銀山”的科學路徑。
“中國經濟發展不簡單地以GDP爲中心,而是堅定不移走綠色發展道路。”烏拜迪說,“中國已經成爲全球綠色轉型領導者,尤其在電動汽車、可再生能源、生物科技等領域表現十分亮眼。”
近年來,中國大力發展綠色能源技術。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新增可再生能源發電量佔全球總增量約六成,在清潔能源領域的專利數量也位居世界前列。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快速發展,產銷量連續10年位居全球第一,爲全球碳中和作出了積極貢獻。
“過去幾十年來,中國綠色能源轉型發展取得顯著成就,其積極影響和啓發作用遠超國界。”新加坡星展銀行首席可持續發展官孟浩表示。
“中國推動經濟社會綠色低碳發展不僅有助於減少碳排放,而且有力支持了《巴黎協定》及其溫控目標。”孟浩說,作爲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生產國,中國正在爲國際社會應對氣候變化挑戰、向綠色低碳發展轉型提供積極助力。
目前,中國森林覆蓋率已超25%,貢獻了約25%的全球新增綠化面積;建成全球規模最大的碳市場和清潔發電體系,成爲對全球臭氧層保護貢獻最大的國家,也是全球能耗強度降低最快的國家之一,爲應對全球生態危機作出了重要貢獻。
近年來,以“兩山”理念爲代表的中國生態文明理念在國際上獲得廣泛認同和高度讚譽。2013年,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理事會會議通過推廣中國生態文明理念的決定草案。2016年,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發佈《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中國生態文明戰略與行動》報告,宣介中國生態文明之道。
“在推動全球面向生態文明轉型的道路上,中國正在成爲引領者。”美國生態文明研究院副院長安德魯·施瓦茲表示,中國通過將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融入生態文明建設的各個領域當中,在發展模式上提供了一種令人信服的替代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