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福部防疫中心今動土 斥資67億、預計2030年竣工
衛福部次長周志浩(左起)、衛福部長邱泰源、賴清德總統、政委陳時中及立委王正旭等人13日出席衛福部防疫中心新建工程動土典禮,並手持金剷剷土。(範揚光攝)
衛福部疾管署今(13)舉辦「衛生福利部防疫中心興建工程」動土典禮,預計斥資67.35億元,打造全新防疫中心,成爲未來「國家衛生指揮中心」主要運作地,建設高防護實驗室、全國唯一製備抗蛇毒血清等生物製劑藥廠等,預計2030年竣工。
衛福部次長周志浩(前排左起)、衛福部長邱泰源、賴清德總統及政委陳時中等人13日出席衛福部防疫中心新建工程動土典禮,並上香祈福。(範揚光攝)
疾管署既有昆陽實驗室已有60年曆史,由於建築內部空間狹小、管線老舊,且疾管署行政、檢驗部門分兩地辦公。爲提升硬體設備條件,增進部門合作,疾管署2020年獲行政院同意,籌建衛福部防疫中心興建工程,歷經文化資產審議、環境影響評估、都市設計審議、規劃設計等程序,於今天吉時動土開工。
總統賴清德今親臨典禮表示,回顧過去20年,臺灣歷經SARS、登革熱、新冠肺炎等多次疫情挑戰,每次的應變經驗,都告訴我們防疫工作平時就要做好準備,遇到疫情才能臨危不亂。因應後疫情時代挑戰,防疫體系必須精益求精,結合國際標準與跨域思維,提升我國防疫韌性。
賴清德指出,防疫視同作戰,醫護人員在第一線守護國人健康,防疫中心則是負責運籌帷幄、指揮相關政策的「大腦」。今天是防疫史上重要一刻,見證防疫中心正式動土,是臺灣防疫體系的關鍵里程碑,守護國人健康新紀元。
建築師劉培森說明,防疫中心分爲「行政大樓」與「實驗大樓」興建,行政大樓包含行政空間,及未來「國家衛生指揮中心」主要運作地點;實驗大樓則含有高防護實驗室、生物製劑藥廠、動物房等實驗空間,並將設置國家級參考實驗室以與國際接軌。
國家衛生指揮中心,將作爲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主要營運場地;高防護實驗室及特殊實驗區域,包括生物安全第三等級實驗室4間、動物生物安全第三等級實驗室1間,由於疾管署爲國內唯一取得抗蛇毒血清凍晶注射劑,及凍結乾燥卡介苗等藥品許可證者,將設置生物製劑(GMP藥廠)以及動物房,執行傳染病防治業務。
劉培森表示,防疫中心基址日治時期就是疾病防治重鎮,昆陽實驗室2015年起經指定爲市定歷史建築,本次工程以「新舊融合」的方式,採取「原地保留」及「意象重現」等策略,保留中央門廳、以現代建材演繹歷史建築特色,表達對文化資產的最高尊重。
衛福部長邱泰源表示,防疫中心計劃早在SARS時期就開始籌備,需要全面提升硬體設備、加強防疫人才、鋪設傳染病防治醫療網,纔有辦法面對新興傳染病挑戰。經歷一波三折,團隊以「文化資產新舊融合」,讓計劃延續下來,終於在去年取得建造執照,並在今年3月完成工程決標。
邱泰源表示,防疫中心保留歷史建築的同時,也將打造淨零碳建築、黃金級綠建築標章,透過循環方案,同時實現「健康臺灣」與「淨零轉型」間的跨域合作,呼籲臺灣「2050淨零轉型」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