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持腦健康 3招遠離頭痛

花蓮慈院腦健康系列講座,8月2日由神經內科部主任陳俞名主任和一般神經科主任趙俊明主講,演講貼近生活,讓民衆對腦健康知識收穫滿滿。(慈濟醫院提供)

花蓮慈院神經內科部陳俞名主任以「頭痛要不要緊?」爲主題,教導民衆如何辨識及預防頭痛,瞭解自己的健康。(慈濟醫院提供)

旺旺中時媒體集團與花蓮慈濟醫院舉辦「腦健康講座醫師開講」,神經內科部陳俞名主任分享「頭痛要不要緊?」並提出臺灣頭痛學會「123頭痛Free」的觀念,即每週頭痛超過1次、每週服用止痛藥超過2次的頻率就建議要就醫,3是遠離頭痛有3招──運動、紓壓和預防性藥物,有助於保持神清氣爽、遠離頭痛困擾。

突發性頭痛需就醫

腦部就如人體的總指揮官,腦神經、腦血管健康也和全身疾病息息相關,醫師陳俞名指出,高所得的國家,有頭痛的民衆比率高達52%,頭痛時幾乎曾以冰敷、按摩、睡覺來放鬆舒緩,最常是吃止痛藥,但坊間止痛藥琳瑯滿目,藥物服用過多,反而會發生「藥物使用過度的疼痛」。

陳俞名提醒,突然或劇烈的疼痛要比長期慢性的頭痛的症狀更需要提高警覺,尤其是有短暫雷擊感的痛、伴隨神經症狀、肢體無力、意識改變講話不清,都需要趕快就醫檢查。

頭痛日記記錄變化

他說,一般的頭痛,平常可寫「頭痛日記」來記錄頻率、強度和持續的時間,使用藥物及效果,以及睡眠、飲食的相關變化,若越來越常發生、越來越痛、止痛藥越吃越重卻沒改善,應該就醫進一步檢查。

少攝取乳酪、醃製品

對於改善頭痛,陳俞名也叮嚀每天一定要飲用2000c.c.以上足夠水分,充足睡眠和規律作息,適時的放鬆紓解壓力、避免熬夜,部分飲食包括乳酪、醃製品也可能引起頭痛要注意。

他也鼓勵長青族每週150分鐘的運動,包括有氧運動訓練心肺功能、阻力運動訓練肌肉、伸展運動讓身體柔軟,中老年人很適合快走,時間允許可天天維持運動習慣,是最好的護腦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