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成立「長照處」做準備 新北國民黨團邀各界凝聚共識

新北市議會國民黨黨團22日舉辦「新北市高齡政策變革與展望」座談會,邀請社會局、衛生局與相關長照業者、職業與專業團體參與凝聚共識,共同討論未來新北市的長照處願景。(新北市議會國民黨黨團提供)

2025年臺灣首度達到超高齡社會標準,新北市65歲以上人口超過75萬,居全國之冠。新北市議會國民黨黨團22日舉辦「新北市高齡政策變革與展望」座談會,邀請社會局、衛生局與相關長照業者、職業與專業團體參與凝聚共識,共同討論未來新北市的長照處願景。

座談會中各界討論後凝聚共識,首先是支持新北市政府成立「長照處」,建請市府呼應民意與專業建議,儘速規畫組織及政策;其次是建請中央政府儘速完成「超徵稅額」以及「新財劃法」的財務評估與撥補,亦建請新北市政府取得相關財源後,優先撥補用於高齡政策。

國民黨團書記長王威元議員在座談會中表示,國民黨團正式將會議結論交給新北市政府作爲政策參考。去年9月,首度在議會質詢時提出成立長照處的想法,希望透過組織的調整,讓長照資源與人力的最適分配。「老」不是問題,只要積極面對就是「機會」,透過組織改造,主動整合資源,不再是被動解決高齡問題,而是主動出擊,更要積極產業做起來。

議員劉美芳表示,新北市幅員遼闊,應強化區域長照的資源配置與平衡;議員江怡臻表示,成立「長照處」爲六都首見,今天專家提供的意見,都將成爲議會此會期討論的重要議題;議員陳儀君表示,近期新店社福大樓剛剛開幕,爲滿足民衆多元需求,政府應該多采納專家意見。

議員洪佳君說,臺灣應該參考新加坡的運動健康政策,開立運動處方,同時建議增加新北市的物理治療師的照顧比例,讓專業物理治療進入長輩復能過程。

耆寓董事長盧允中表示,服務品質與產業的發展,背後需要「接地氣」的堅強政策後盾,在長照服務上路10年來,通貨膨脹加劇、勞工待遇提升,服務費用卻仍與10年前相同,目前正是思考改變的時候,包含區域價格差異、建立穩定價格審議機制、提供創收誘因、導入公私協力模式等。

北臺灣無障礙運輸產業公會監事蘇才夫及輔康企業總經理劉建智都提到,目前從新北市到全臺的無障礙車輛都嚴重不足,全國不到6000臺無障礙車輛,日本東京光無障礙計程車就有超過20000臺,倫敦超過1萬4000臺,應該思考用科學化標準取代職業駕駛的年齡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