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部教部齊力,號召全民動起來 運動幣規劃明年上路
圖/本報資料照片
推動全民運動策略
衛福部次長周志浩22日提出報告指出,將以營造活躍社會、創建活躍的環境、培養活躍的國人、建立活躍的系統等四大策略行動,達到2030年較2021年身體活動人口增加15%,亦即增加141萬人口動起來。未來希望打造臺灣成自行車騎乘大國,至2030年增加運動場館至2,000家,爲提高人人都動的意願,提供企業激勵措施,也要提供民衆動滋券及運動幣等誘因。
教育部次長張廖萬堅也表示,動滋券過去發行使用率才45%,運動部9月9日成立後,將成立行政法人的運動產業發展中心,會規劃運動幣相關事宜,直接在手機上做各種使用,跟文化幣一樣,可連結購買門票,去廠家兌換商品消費,可能規劃類似終身券,預計明年下半年規劃出來,推動上路。
周志浩指出,身體活動的好處是,可降低罹患慢性病機率,減少14%總死亡率,並可降低心血管疾病發生率與死亡率,預防部分癌症發生;也可緩解焦慮,降低失智症風險。如果大家都運動,周志浩說,據統計經濟方面可減少衛生保建支出1~3%。
營造活躍社會方面,周志浩指出,政府要打造時時可動的氛圍,包括訂定全民健走日、登山日、自行車日,並針對不同年齡層與族羣,定期在公共場所進行免費羣衆活動。創建活躍環境部份,將串聯自行車與步道,打造臺灣成爲自行車騎乘大國,至2027年將優化車道200公里。也要實施運動平權、建立多元運動設施,預計2030年運動場館數量達2,000家。培養活躍國人策略方面,將提供參與身體活動或運動的民衆如動滋券、運動幣等誘因,也要提供企業激勵措施;爲建立活躍系統,將成立運動發展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