慰安婦議題 學者批政府雙標

婦女救援基金會14日舉行「814國際慰安婦紀念記者會」,訴求將慰安婦軍事性奴隸事件納入108課綱條目與正名,重視臺灣的女性歷史與人權教育。(陳俊吉攝)

相較於韓國高度重視慰安婦議題,甚至就在日本駐韓大使館前設置慰安婦少女像,也要求日本政府道歉,但我國卻對慰安婦議題長期噤聲。「人權是普世價值」,前臺北教育大學校長莊淇銘表示,況且民進黨不斷強調轉型正義,甚至還要把全臺中正路修正,卻不願要求日本政府道歉,根本是雙重標準。

爲了追究日本對於慰安婦責任,多名學者今年出版《永不放棄追究日本帝國對慰安婦的責任》,探討二戰期間日本帝國所設置的慰安婦制度。作者之一的臺北教育大學數位科技設計系兼任教授楊孟哲說,過去曾有民衆稱慰安婦自願前往,但事實上很多婦女是以擔任護士等爲由遭誘騙、甚至遭強徵,到了當地後又被逼迫不得不從,過去在日軍的慰安所內,都是爲了服務男性而生的受苦女性。

日本漫畫家小林善紀2000年曾出版漫畫《臺灣論》,其中就曾引述前奇美電子公司董事長許文龍及前偉詮電子董事長蔡昆燦對慰安婦的說法,不但指慰安婦是自願,甚至稱是出人頭地。「歷史可以原諒,但不能夠忘記」,楊孟哲強調,許文龍及蔡昆燦的說法根本是美化暴行,而近年政府不願要求日本政府對此事道歉及賠償,甚至爲維持臺日關係而噤聲、不願提起。

莊淇銘則說,民進黨不斷強調轉型正義及人權,在野時甚至用此形塑其形象幫助拿到政權,轉型正義不應該區分時期,任何政權執政不當作爲都應該賠償及道歉,日本對韓國及臺灣慰安婦所做所爲沒有差別,但民進黨政府卻不斷淡化及迴避慰安婦議題,根本是雙重標準,呼籲我國政府應比照韓國政府要求日本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