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慰安婦”李連春口述:鬼子一邊蹂躪我的身體,一邊咬下我一塊肉

2001年11月,雲南的天越發涼了起來。儘管白天仍有熾熱的太陽烘烤着這片土地,但是夜裡突如其來去的降溫,還是讓前來採訪的陳麗菲一行人吃了不少苦頭。

但即便是在深夜的冷風裡凍得瑟瑟發抖,他們也沒有產生過任何退縮的念頭。因爲陳麗菲等人之所以會如此艱難地翻山越嶺,尋找一個在地圖上都看不到的村子,爲的就是進行一場特殊的採訪。

陳麗菲教授拜訪受害老人

“我們被逼着穿他們日本人的衣服那種樣子的......一天只有兩頓飯......還逼迫我們吃不好的藥......”,這一年,已經77歲的李連春就是他們的採訪對象。作爲當年被迫前往松山成爲“慰安婦”的中國女性,這段沉重的回憶已壓迫了李連春將近六十年。

在聽完李連春對於當年那段歷史的回憶之後,陳麗菲有些艱難又有些小心翼翼地詢問道:“那些日本兵,會打你們嗎?”

聽到這個問題,李連春有些沉默,她沉思了許久,才緩緩拉開了自己的衣裳:“打的。我左肩上這個傷疤,就是日本兵在欺負我的時候,用嘴咬的。當時咬下來了好大一塊肉......”

那道傷疤,像一條蜈蚣一樣,又粗又長地攀附在李連春的肩頭,同樣,也盤旋在了李連春的心裡,長達六十年。

被強暴的16歲少女

李連春,1924年出生在雲南省怒江西岸松山左翼一個名叫白泥塘村的小村莊裡。因爲父親抽大煙,從李連春對這個世界有記憶開始,她對這個世界最深的感觸就是,日子太苦也太難熬了。

彼時的她還有媽媽和妹妹。面對不爭氣的丈夫,母親用自己瘦弱的肩膀撐起了這個家。從李連春學會走路的那天起,她做過的最多的事情,就是跟着媽媽揹着妹妹,上山打馬草。

可惜的是,因爲常年繁重的勞作,妹妹生下來沒多久,母親就因爲生病的時候沒錢買藥,而活活病死了。

母親的離世,不僅帶走了李連春和妹妹的童年,也帶走了她們的生日。自從母親離開以後再也沒有人給李連春過過生日,就連自己出生於1924年秋天這件事,還是後來聽長輩提起的。

沒有了媽媽的李連春,仍舊每天揹着妹妹上山打馬草去集市上賣。那爲數不多的收入,就是李連春一家人吃穿用度所有的來源。

有時候,父親爲了抽大煙,還會從李連春姐妹手中搶走他們一分一分積攢下來的銅板,害得李連春和妹妹一兩天都吃不起飯。

但就是這樣一個父親,也曾想要拯救自己的女兒。

那是1942年的初夏,日本鬼子從緬甸一路打進了滇西。那些生活在窮鄉僻壤的老百姓們,第一次見到了那麼多那麼多揹着長槍短炮的日本鬼子。

而李連春永遠也忘不了那本該尋常的一天。8月的雲南,暑氣很重。爲了避免太陽的毒曬,李連春決定早點帶着妹妹去賣馬草。可就是在這個早市上,不知道是誰,大喊了一聲:“日本鬼子來搶人啦!”所有人都開始四散逃開。

李連春早就聽說過了日本人的殘暴,因此,當她聽到這句話之後,連忙拉着自己的妹妹往一邊跑。

但是瘦弱的她們根本就擠不過強壯的大人們,李連春好不容易纔將妹妹塞進了店門後邊,躲閃不及的她就被衝上來的日本鬼子抓住了後衣領子,從一塊木板下拎了出來。

這一年只有16的李連春和20多箇中國姑娘,就在那樣毒辣的太陽光下,被日本人當街強暴了。

不是沒有人想要救她們,可是幾十個揹着步槍的日本鬼子將這些無辜的女人們團團圍住,手無寸鐵地尋常百姓衝上去只能是白白送死。

等到李連春的父親聽到消息趕來的時候,自己的女兒正衣衫不整地蹲在地上,不知所措。

看着自己被糟蹋的孩子,李連春的父親什麼也沒說,只是默默地將女兒揹回了家中。他強裝着鎮定,安慰着兩個被嚇得幾天都說不出話的女兒:“人活着就好。”

可是還沒等李連春從這場傷痛當中恢復過來,一個自稱是維持會的漢奸就找到了李連春的家中。

他口口聲聲叫嚷着李連春已經不乾淨,不如送到“皇軍”那裡去洗衣服燒飯。

即便是抽了一輩子大煙,李連春的父親也知道,女兒被抓走必定會遭到日本人的折磨,什麼“燒火做飯”,不過是哄人的鬼話。

爲了給自己的女兒爭取一條活路,這個重男輕女了一輩子的老父親心甘情願地做了日本鬼子的民夫,到山裡給日本人做粗活。

即便過了很多年,李連春依舊記得,父親離開的那天,下了好大一場雨。曾經嫌棄了母親一輩子沒能給他生兒子的他,在臨出門前,不停地交代着兩個女兒,要好好活下去。

沒過幾天,被日本鬼子打成了重傷的父親就被村裡人送了回來,因爲沒錢醫治,在叮囑女兒好好活下去的囈語裡,李連春的父親永遠的離開了人世。他閉上眼的那一刻做夢也沒想到,僅僅是在幾天之後,李連春就在回家的路上,被日本人強擼走了。

無法逃脫的悲慘命運

即便是搭上了父親的一條命,李連春也沒能逃開成爲“慰安婦”的命運。那段日子,也成爲了她此後一生中的噩夢。那是被臨時設置在一個祠堂內的慰安所,關着許多像李連春一樣被搶來的女孩子。甚至有些還是朝鮮或者別的國家的女孩子們。

儘管這些女孩子們之間語言並不相通,但是看着大家所承受的磨難,她們都發自內心地心疼彼此。

慰安所裡的日子不僅僅是痛苦那麼簡單,甚至可以稱得上是折磨。白天,這些被冠以“慰安婦”名稱的少女們如果想要吃飯,就要被迫承擔繁重的勞役。

李連春就曾跟着慰安所裡的姑娘們一起縫衣服、做鞋子,甚至還要給日本鬼子們洗衣服。姑娘們一開始不願意做,但是不勞作就沒有任何飯吃。她們所有的生活開支,包括吃飯,都要靠自己的辛苦勞作換來。

但即便是這樣,她們一天最多也就只能領到兩碗白粥,其餘的,一概沒有。這樣的日子,不僅是被困在松山慰安所的女孩子們經歷着,在中國,絕大多數被迫成爲“慰安婦”的女孩子們也都在經歷着這樣的壓迫。

比如,曾被關押在海南陵水縣陵城鎮慰安所的女孩子們,白天的時候也要到日本兵修築工事或軍事設施的地方當雜工、扛重物,充當勞動力。而到了晚上,每個女孩子的窗外,都是成羣結隊的日本兵,一個有一個地垂涎着這些女孩子們的身體。在戰場上長期經歷殺戮的他們,不僅凌辱了這些女孩子們的身體,還變着法子的折磨人。

被槍殺的慰安婦

李連春身上的疤痕就是在一次被迫“接待”的時候,被一個已經完全喪失了人性的日本鬼子死死地掐住了喉嚨,然後惡狠狠的咬遍了她身上的每一寸肌膚。

甚至最後,因爲李連春有一點點沒有讓這個日本兵滿意,他就直接咬下了李連春左肩頭的一塊肉。

劇烈的疼痛,讓這個還不到十七歲的女孩子發出了一陣陣無助的哀求,可是那些排在窗外的日本兵彷彿看到了什麼絕世好戲一樣,拍手大笑。

被抓到的慰安婦

這樣痛苦且屈辱的生活,李連春過了將近一年。在這一年的時間裡,李連春幾乎沒有一天可以休息,即便是來了例假,也要被迫“接待”這些沒有人性的日本鬼子。

爲了洗脫自己身上的罪名,表示這些女孩是“自願”的,李連春等人甚至還被迫穿上了日本的和服,梳起了日本的髮髻,在大庭廣衆之下,被迫接受“實習練習”,爲日本人“慰安”。

被迫穿和服的中國婦女

李連春等人的慘狀一直是周圍羣衆的心理陰影。不少人想要搭救她們,卻無力對抗手中有槍的日本鬼子。

但是,此時的李連春已經因爲極其嚴重的婦科疾病而無法正常生活,甚至一度到了瀕死的地步。一個長期活躍在慰安所附近的放牛老倌因爲和李連春有着遠親,所以在經歷了漫長的心裡掙扎之後,決定幫助李連春逃命。

這天深夜,黎明即將到來的前一刻,極濃的夜色籠罩着整個大地。李連春趁着自己上廁所的功夫換上了事先藏好的放牛老倌的衣服,又抓了很多泥巴抹在了臉上,纔敢偷偷地往外溜。

籠罩在“李連春們”頭上的陰霾

然而,即便是已經順利逃了出來,曾經的經歷還是給李連春留下了極強的心理創傷。

父親死後,她已經沒有了家,如今更不知道唯一的妹妹身在何處。無處可去的她,因爲害怕再被日本鬼子抓走,只能一個人躲在山裡的大石洞裡,每天連個人都不敢見。

沒有食物的李連春每天就靠着在山裡尋來的野果和野菜充飢。長期沒有營養的飲食,再加上李連春身上的多種婦科疾病,讓原本身體就已經孱弱不堪的李連春越發憔悴,沒過多久,就到了奄奄一息的地步。

直到附近一個獸醫在上山採藥的時候發現了李連春,將她揹回家中,才救了李連春的命。可惜的是,李連春的苦難並未就此結束。在此後的很多年裡,周圍人的議論就像是一個巨大的陰影,籠罩在李連春的心頭。即便後來李連春和那個救了她一名的獸醫喜結連理,但是他們一家人還是在許多人並不友善的目光中,被迫搬到了山上。

甚至到了2000年,因爲想要參與“東京審判日本政府性奴隸制度罪行民間法庭活動”,李連春還被腐朽不堪、頭腦僵化的當地幹部嘲諷:“幹過那樣的醜事,還要出國宣揚?不可以去。”這樣的屈辱,並非是李連春一個人的困境。許多受到“慰安婦”制度壓迫的女性在經歷了這樣痛苦的事情之後,就算是僥倖逃生,也要面臨着被非議的情況。這樣沉重的枷鎖,也成爲了許多受害者們不願開口的原因。

身邊人的非議,也曾幾度壓垮李連春。但是因爲家人的關懷,讓李連春有了一路前行的勇氣。即便因爲別人的阻撓,李連春沒能前去日本,揭發當年侵華日軍的暴行,但是面對陳麗菲的採訪鏡頭,李連春用自己生命的力量朝着那些傷害過她的人吶喊:“我的身子是乾淨的!日本鬼子纔是最髒的!”

說完這句話,77歲的李連春激動得泣不成聲。她死死握住一直陪在身旁的兒媳婦的雙手,示意她替自己把話說完。

“我母親說,她不要錢,就是要一個公道,要一個清白!不光是她,所有曾經承受了這些傷害的人,都應該得到日本人的道歉,賠罪!要把她們曾經失去的名譽還回來!”聽到兒媳將自己內心深處的想法全都講了出來,李連春忍不住一直點頭,即便這件事已經過去了六十年,但是她們,還在等着一個道歉。

可惜的是,2004年1月,李連春就因病去世了。直到去世前,她都沒能完成爲自己討回清白的心願。根據數據統計,中國慰安婦的數量,佔到當年日軍在亞洲戰場徵用佔領區慰安婦的67.8%。因此,當年至少有20萬的中國女性被迫成爲了日軍的“慰安婦”,遭受到了非人的折磨

可是直到今天,日本有關方面都從未對承認過這段歷史,更沒有對這些無辜的女孩道歉。即便在此後的漫長歲月裡,這些人一直生活在極嚴重的心理陰影當中。甚至絕大部分的老人因爲與世隔絕,而生活貧困。如今,登記在冊的“慰安婦”制度倖存者在中國大陸地區,僅剩12人。這些老人,仍然在等待着日本的道歉。

本平臺致力於傳遞美與智慧、分享人生感悟,社會百態。歡迎有情懷、有溫度、有哲思的文字,在這裡找到靈魂歸宿。除本平臺聲明原創外,其它內容均來自網絡或他方投稿,旨在傳播更多價值信息,如有侵權請後臺聯繫,將第一時間處理。

轉發傳遞智慧 |感恩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