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愛隱退,晚年替夫還債四處商演,人財兩空的“晴雯”後悔了嗎?
曾經的她?
是許多人心中的女神。
卻在巔峰時爲愛隱退,過着出門有司機,家裡有保姆的闊太太生活。
如今的她?
人財兩空,淚流滿面。
從人人羨慕到恨不得去死,這些年她到底經歷了什麼?
01
這個人不是別人,正是改名“安雯”的張靜林。
她的前半生,就沒吃過苦。
從小在書香世家長大。
在普通人還在爲吃喝發愁的年紀,她已經接觸了書法和文學並有着不錯的造詣。
然而,命運早就爲她規劃好了一條路。
10歲那年,戲曲學院在天津招人,百般無聊地她陪着二姐考試。
萬萬沒想到!
老師一眼就看中了她,還邀請她拜師學藝。
就這樣,她成了京劇界泰斗——張君秋的關門弟子。
專攻刀馬旦和花旦。
天賦和學習進度,是連老師都誇讚“百年難遇”的程度。
18歲?
就展現出令人難忘的演技,接到了《紅樓夢》劇組的試鏡邀請。
彼時?
她是“林黛玉”一角的備選,可半路殺出了個陳曉旭,她的“黛玉夢”也被迫畫上了句號。
可命運就是這麼奇妙,總是有驚又有喜。
試鏡時不錯的表現,讓導演王扶林頻頻點頭,“晴雯”一角就這麼被她收入囊中。
這一次不是備選,是首選。
起初,她還對丫鬟的角色感到不滿,可導演的耐心勸導和角色人設的誘惑,讓她欣然接受了這一角色。
俏麗。
靈動。
精湛的演技讓她迅速走紅,成了家喻戶曉的演員。
這些經典橋段,經常被人模仿,至今無人超越。
然而,就在事業上升期,她遇到了生命中的另一位重要人物——蘇越。
02
拍攝《紅樓夢》期間,她看到了羣星杯歌手比賽,性格開朗的她,自然不會放過這個展示自己的機會。
交了5塊錢的報名費,站上了舞臺。
雖然無緣晉級決賽,但卻給了她一段珍貴的愛情。
她是演員,是參賽選手。
他是作曲家,是比賽評委。
蘇越對她一見鍾情,而她也被蘇越的才華和沉穩性格所吸引,兩人迅速墜入愛河。
蘇越爲了表達愛意,創作了《黃土高坡》、《月滿西樓》等優秀作品。
這些歌曲在兩人戀情最甜蜜的時刻誕生,也成爲了她歌唱生涯中的代表作。
1987年,蘇越爲了學習流行音樂產業化,帶着2000塊錢前往日本。
一邊是深愛的戀人,一邊是如火如荼的事業。
她又該如何選擇?
思慮再三,她選擇了前者。
毅然放棄事業,遠赴日本陪伴蘇越。
在日本期間,兩人生活雖然拮据,但愛情卻愈發甜蜜,每每回憶起那段經歷,她的臉上都是幸福的笑容。
1991年,兩人在日本登記結婚,並立下了“每隔十年就重辦一次婚禮”的約定。
婚後的蘇越?
並沒有因爲結婚,就對她怠慢分毫。
只是把她捧在手心裡寵着,幾十年從未洗過一件衣服,就連內衣都是蘇越給她洗的。
不管去哪裡出差,都會從當地帶一些紀念品。
即便出差一天,他也會想辦法當天趕回家,絕不讓她獨自過夜。
甚至,還答應了她的無理要求。
或許,是爲了保持身材。
或許,是不想遭受懷孕生子的痛苦,她表示自己不想要孩子,蘇越也欣然答應。
爲了她過得充實快樂,還鼓勵她繼續追求從小學到大的戲曲。
一年的時間,蘇越學成回國。
她又放棄了日本早稻田大學和經紀公司的邀約,跟着蘇越回到了國內。
回國後?
蘇越在事業上取得了巨大成功。
建立了經紀人工作室,簽約了一系列有望爆紅的種子選手,捧紅了黃格選、高楓.........
而她?
也過上了豪門太太一樣的生活。
住的是大別墅,出門有司機,家裡還有保姆伺候,小日子別提多舒服了,就這樣無憂無慮地生活了二十多年。
年輕多年的秘訣?
大概就是蘇越的寵愛了。
然而,命運總是充滿了變數。
2010年,她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03
蘇越倒了。
公司遭受了嚴重打擊。
爲了拯救公司,蘇越拼盡全力,可最終卻因僞造合同、誘騙銀行和股東被判刑。
這一消息對她來說,無異於晴天霹靂。
她不得不面對一夜之間從小公主淪爲階下囚妻子的殘酷現實。
在那段艱難的日子裡,所有人都勸她離開。
畢竟,他們結婚的時候並沒有在中國大使館登記,回國後也沒有補辦手續。
從法律意義上講,並不構成夫妻關係,更不用揹負這些債務。
可她堅定表示,自己不會逃避,會承擔起全部責任。
此後的日子裡?
被寵了二十多年的她,勢要和丈夫共進退。
她賣了自己心愛的珠寶和珍貴字畫,給丈夫聘請律師,確保丈夫在監獄中的基本生活條件。
甚至,賣掉了別墅、豪車和名下的房產,自己租着朋友的房子住。
寫書,演出,上節目客串主持,去夜店唱歌........
只要能掙到錢,只要能讓愛人早日出獄,再苦再累她都能扛下來。
八年的時間,她還了1100萬。
同時,也縮短了蘇越的刑期。
可命運,並沒有因爲“慘”就放過她。
蘇越察覺到身體不適的時候,已經是膽囊癌晚期了。
在外努力多年卻得知這個結果,她的情緒幾近崩潰。
她向監獄請求允許蘇越保外就醫,但最終未能如願。
沒多久後,蘇越在獄中去世,享年54歲。
那麼努力替夫還債,就是盼着蘇越刑滿釋放的一天。
可結果呢?
連人都沒有留住。
回憶起那段艱難的日子,她淚流滿面。
於是,就有了開頭那一幕。
蘇越的去世,對她打擊巨大。
在那段黑暗的日子裡,她幾乎失去了對生活的希往。
那一年,她不過52歲。
在同齡人含飴弄孫的年齡,她無兒無女孑然一身。
有人說她傻。
爲了一個不那麼好的人,搭上了自己的後半生。
也有人說她癡情。
畢竟,世上能有幾個人,能在另一半落難之際不離不棄?
或許,在她的心裡,他們二十多年的感情,早就超越了愛情本身。
在朋友們的鼓勵和陪伴下,她逐漸走出了陰霾。
生活還在繼續,她不能一直沉浸在悲傷中。
於是,她重新規劃自己的生活,回到了戲劇領域。
憑藉深厚的基礎和對藝術的熱愛,迅速獲得了觀衆和評論家的讚譽。
還創辦了個人的戲劇工作室,專注於培養年輕的戲劇人才。
時過境遷,她終於放下了曾經的傷心。
把丈夫留下來的手串戴在手腕上,從未取下來。
就像丈夫陪在自己身邊一樣。
而她?
經歷了挫折、重新站起來那一刻也明白了一個道理。
過往的幸運和快樂,並不能成爲以後人生的鋪墊,關鍵時刻還是要靠自己。
在生活上?
曾經是什麼也不會的她,學會了怎麼更好地照顧自己。
同時,也享受着與家人和朋友的相處時光,珍惜着每一個美好的瞬間。
生活沒有一帆風順,人生沒有白走的路。
56歲正是闖蕩的年紀,屬於她的精彩人生纔剛剛開始,也希望她未來的每一天都能開心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