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接母同住煲親情 訴愛不留遺憾
邱勝翊(王子)從小就很有長子、長孫的責任感,總是盡力去完成長輩的期待。(鄧博仁攝)
邱勝翊(右)與弟弟邱宇辰從小被奶奶帶大,也都非常孝順。(資料照片)
孝親獎短影片大賽參賽辦法。
2025第4屆孝親獎官網。
第4屆「旺旺孝親獎」已展開,《中國時報》邀明星們分享孝順父母的故事,呼籲大家「行孝一定要及時」。17歲就從《模範棒棒堂》出道的邱勝翊(王子)接受本報專訪分享如何實踐孝順。王子表示:「孝順就是盡我所能去完成長輩小時候對我的期待,不讓他們有太多擔心跟煩心。」王子表示,因爲自己是家裡的長孫、長子,所以長輩不管是學業、事業都對他期望滿高,但他沒有將此視爲壓力,「我也滿喜歡有這種期待、這責任感!」
他與家人的關係都很好,不只是跟父母,從小跟奶奶、姑姑、嬸嬸感情也都很緊密,因爲小時候爸媽忙工作,他和弟弟邱宇辰都是奶奶、姑姑、嬸嬸在照顧,所以長大後當自己稍有能力,會常帶他們去旅遊。此外,家族也1個月定期聚餐1次維繫感情,就連每年母親節,他至今也是跟所有姑姑、嬸嬸這些曾照顧過他們的長輩親戚一起慶祝,送他們小禮物。
談及父母給他最好的教育與正面影響,王子表示:「他們給我的最好的禮物,就是自由。他們從不干涉我的任何決定,都讓我自己做主。因爲我們成長過程中他們忙着工作,關係不是那麼緊密,但這也讓我們兄弟更獨立、有自己想法,不會被束縛,我們想做什麼他們就支持,想起來,這是滿棒的禮物,我們可以選擇自己所愛的事業,不像有些人會被期望一定要當老師、醫生。」
因爲從小是奶奶與姑姑、嬸嬸帶大,跟自己的父母相處時間少,王子說,直到這5、6年,他和弟弟把媽媽接來臺北一起住,母子纔有比較多的互動,尤其前陣子媽媽因爲子宮肌瘤開刀,他除了帶媽媽去拜拜,也到醫院陪媽媽,買保健食品給她、固定陪她回診、看中醫。
珍惜母子相處時光
他說,「媽媽以前不太跟我們聊天,都很尊重、不過問我們的事,但這次開刀,從她進開刀房再回來後就開始會跟我們分享很多事,她變得很喜歡分享,可能是怕來不及,也可能她人生經歷重大轉變、跨過未知的坎,稍微變得豁達,開始會把以前沒講的話跟我們分享」。
他爸爸長年在大陸,媽媽原本住臺中,自從接到臺北同住,他們兄弟倆才比較不擔心,「至少看得到,可以就近照顧,以前她在臺中,有距離,發生什麼事無法及時聯繫上。」同住後開始緊密相處,也讓兄弟倆體驗了不一樣的親子互動,「我們很早就出道、住外面,以前什麼都是自己來,要自己洗碗、洗衣服、折衣服做家事,現在有媽媽幫我們洗衣服。」
雖然家庭親子關係算很好,長輩開明、願意聽孩子意見,不過王子坦言和媽媽之間也會有爭吵的時候,「她喜歡吃隔夜的食物,因爲她怕浪費,我每次都提醒她已經隔夜甚至過期1、2天不要吃了,但她覺得吃了沒事。我就會生氣,很無奈又擔心。」
曾月花15萬爲嬤續命
王子和弟弟從小是奶奶帶大的,祖孫感情親密,奶奶2017年過世,離世前3年因爲在菜市場跌倒,身體健康每況愈下開始臥牀,他曾尋求氣功療法,每個月花15萬不手軟,只盼奶奶身體好轉。
他回憶起那3年,算是人生低潮期,「也是給我們時間慢慢接受她離開,讓我們有孝順機會,當時有空就會回去陪奶奶,跟她分享我們各種成績。真要說有什麼小遺憾,是弟弟後來的演唱會,奶奶沒看過」。而他現在仍爲奶奶做的事,就是繼續完成奶奶在乎的事,「她也很疼其他孫子,所以我們愛屋及烏,也很照顧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