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剛:在西部田野播種希望
原標題:在西部田野播種希望
石榴雲/新疆日報記者 熱依達
“以前種蔬菜,收入不高,現在種草莓,5個大棚賣了近10萬元,這多虧了‘貴人’相助呀。”近日,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九師團結農場職工魯緒彬難掩喜悅。
他口中的“貴人”,是遼寧省農業科學院塔城分院副院長王志剛。
時間撥回到2019年3月,遼寧省農業科學院塔城分院成立。從那時起,遼寧省農業科學院的專家們一批又一批奔赴塔城,助力當地農業發展。2022年12月,王志剛也踏上了這片土地。
剛到塔城,王志剛就一頭扎進工作裡。他心裡清楚,要想讓當地農業有大變化,就得引進新品種和新技術。
想法雖好,推行起來卻困難重重。
“那些新的栽培、管理技術,和以前的做法完全不一樣,很多人都不接受。”王志剛無奈地說,就拿整形修剪技術來說,種植戶習慣了傳統方法,對這種新方式心存疑慮。
面對質疑,王志剛沒有退縮。他和專家們決定用實際行動證明。“先幹起來,讓大家看到成果,就會相信我們了。”於是,他們在田間地頭親自示範。終於,新品種草莓試驗成功。
“這種立體栽培技術,能讓土地利用率和產量大幅提升,比普通平面栽培至少增產30%,一畝地能產三四千公斤。像‘香野’這個品種,口感甜,很受市場歡迎。”王志剛說,今年,他們準備大批量培育草莓苗,免費提供給種植戶。
除了草莓種植,王志剛和農科院專家還盯上了雙孢菇產業。他們爲新疆錦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技術支持,在額敏縣郊區鄉清泉村建了62座現代化雙孢菇大棚。如今,這裡的雙孢菇日產量達8至10噸,產品銷往烏魯木齊、安徽等地。
“我在這裡工作一年多了,每月工資5000元左右。”清泉村村民耿喜敏說。
新疆錦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蔣龍告訴記者,目前,公司已帶動60人就業。下半年,公司打算新建70座雙孢菇大棚,讓更多村民增收。
在塔城的日子裡,王志剛忙得像個陀螺。他不僅要操心技術推廣,還得四處奔波指導農戶。一年到頭,和家人團聚的時間不到20天。王志剛坦言,離家萬里,心裡難免牽掛,但一想到自己的工作能給當地帶來改變,又充滿了動力。
在王志剛和其他援疆專家的共同努力下,遼寧省農業科學院塔城分院累計引進玉米、棉花新組合、新品種1100多份,園藝品種53個,發放種苗19.7萬棵,投入援疆項目資金2100萬元,新增經濟效益1.5億元。
“他們常來給我做技術指導,教我病蟲害防治、施肥管理,還提供抗病性好、口感佳的番茄、茄子、黃瓜品種,一個棚能多收入幾千元錢。”塔城市恰夏鎮恩喀德克村村民呂智對專家們讚不絕口。
如今,王志剛又有了新目標,“我們要打造‘塔字號’農業芯片,等‘十四五’項目結束,希望新品種、新技術的應用規模能達到萬畝以上,帶動更多農民就業增收。”
來源:新疆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