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真是厭倦了學校的各種評比,讓孩子們沒有一點點的自由!
目前的老師爲什麼常常感覺到累?現在的學生爲什麼感到壓力大?其實和目前學校的管理有非常大的關係。
近日一位網友在網上訴苦道:真是厭倦了學校的各種評比,每週衛生、紀律、路隊、午餐都要評出來優秀,年級的各個班進行評比,也是對班主任的考覈依據,連續幾屆得不到優秀,別說領導有意見,就是自己臉上也掛不住。
不得不說,這位網友說的也是實情,現在的學校就是如此,什麼事都要評出個一二三來,導致學生老師壓力都很大。
那爲什麼目前的學校熱衷各種評比呢?其實也是有原因的。
第一:校領導害怕老師們躺平,想盡各種辦法刺激調動老師們的積極性。
學校之所以事事有考覈有評比,目的只有一個,害怕老師們躺平,害怕老師們不好好工作,應付學校佈置的任務。
當然,學校舉行各種評比,也會給老師們一點點甜頭,比如年終考覈優秀的班級,會被評爲市或者縣優秀班集體,班主任也會被評爲優秀班主任。另外在班主任費上也有體現,考覈優秀的班級班主費會相應高一點,也算是給一點物質獎勵吧!所以大多數老師還是會積極配合學校的工作的,個別希望獲得榮譽的老師更會非常努力,考覈在一定程度上確實可以激發一部分老師的積極性!
正因爲如此,學校才喜歡處處評比考覈,導致老師和學生壓力都很大!
第二:在領導看來,只有處處考覈評比,才能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
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爲習慣,也是學校的最高目標,所以爲了實現這一目標,學校會想盡一切辦法規範學生的言行。
在領導看來,學生不能過於散漫,更不能無組織無紀律。比如下課不應該大聲喧譁,路隊不能打打鬧鬧,吃飯時間不能說話等等。那怎麼規範學生的言行呢?就是用嚴格的紀律和殘酷的考覈。所以他們制定了一整套標準,用來考覈學生的言行,並且以此對班級進行考覈和評比。那爲了獲得高分,老師們自然會對學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在嚴格的紀律之下,學生自然會規矩很多。
當然,在嚴格的考評之下,我們的孩子也確實養成了一些好習慣:比如不亂扔紙屑、不打打鬧鬧、不大聲喧譁等等,良好習慣的養成對學習自然也是有幫助的。
各種評比過多,最大的危害就是讓學生沒有任何自由,扼殺學生的個性。
學校的各種評比,看似在考評老師,其實都是在考評學生,因爲只要考評老師,老師就會更嚴格的要求學生。
以課間活動爲例,學校打分的標準是看哪個班的隊伍站得最整齊,學生最安靜,紀律最嚴明,學生越亂自然打分越低。那爲了讓班級獲得高分,老師們自然會對學生提出更高的要求,比如不準說話、不準做小動作、不準交頭接耳等等,就算在課間活動也不允許,這其實是非常反人性的。學生上課不允許說話,課間活動還不允許,那學生什麼時候能自由的說話玩耍呢?
現在的學校評比非常多,針對學生的更多,比如課前一支歌、大課間、午餐、路隊等等,要求基本一樣,學生必須規規矩矩的,不能大聲喧譁,更不能自由散漫,反正就是要整齊劃一。但這樣一來孩子們能有多少時間是自由的呢?沒有一點點的自由,怎麼可能培養出健康活潑有個性的孩子呢?
學校的考覈評比可以有,但不能過多過細,不然效果會適得其反。首先會增加師生的壓力,每天走進學校大門,就有一種無形的壓力,身心得不到舒展。其次會限制學生的自由,紀律太多太嚴苛,學生的行爲就會受到束縛,我們的孩子課堂上本來就比較拘謹,課間、路隊、午餐如果繼續嚴格要求,學生每天幾乎呼吸不到自由的空氣,就會過得非常壓抑,也會導致性格抑鬱,長期下去,必然影響身心健康。總之,學生不是軍人,我們不能像要求軍人一樣要求學生,要給學生適度的自由,這樣他們才能更加快樂的成長!
大家對此怎麼看?也分享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