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公佈考試成績傷害學生自尊,是教育最扯淡的事,沒有之一!

現在,各中小學的期末考試基本已經結束了,家長最關注的就是孩子的成績。但是從上到下,所有學校都在堅持一個雙減政策,那就是嚴禁公佈學生成績,只用等級評價學生,對於這個規定,學校給出的解釋是:害怕傷害學生的自尊,畢竟不是所有孩子都能考出理想的成績。

但對於學校的這種做法,有網友認爲非常的荒誕。

這位網友說:“公佈考試成績傷害學生自尊,是教育最扯淡的事情,沒有之一。不能打罵不能體罰可以理解,唯成績不好傷尊嚴太扯淡。教育不僅教授知識,還要傳授小孩做人的道理,開發他的潛力。更重要的是 克服困難的能力,磨鍊他的意志,培養孩子抗打擊的能力,爲進入社會適應環境做準備。”

對於這位網友的言論,很多人也表示贊同,我們看看網友的評論:

那這種維護學生自尊的舉動爲什麼會遭到網友的反對呢?其實也是有原因的。

第一:我們的中考和高考都是按成績名次錄取的,嚴禁公佈成績其實就是掩耳盜鈴自欺欺人!

我們的教育和國外不同,國外不管是中小學還是大學,一直沿用的都是等級評價,即ABC,但我們不同,我們一直用的都是分數。比如老師平時的小測試,甚至是中考高考,試卷上顯示的都是分數,而且中考和高考都是按成績從高到低錄取的。

既然分數決定了每個孩子的命運,爲什麼嚴禁公佈分數?認爲分數會傷害學生的自尊呢?難道孩子中考落榜、高考落榜不傷害學生的自尊?等參加工作了,別人月薪三萬自己月薪三千難道不傷害自己的自尊?

如果我們不能改變中考和高考的錄取制度,就不要怕孩子們面對分數,只有早點面對,才能找到差距勇敢追上,否則那些落榜的孩子永遠不知道自己和別人的差距到底有多大。

第二:我們的減負政策那麼多,爲什麼只落實了這一項不公佈分數?

這幾年,對於國家的減負政策落實最徹底的可能就是不公佈成績了,其他基本都沒落實到位。難道公佈學生成績對學生的成長危害最大嗎?當然不是了。

其實現階段,最傷學生自尊的不是公佈考試成績,很多孩子就算老師不公佈成績,孩子們也知道誰是最優秀的,誰是最差的。孩子們的標籤其實是孩子們自己貼上的,不是老師。學生平時的表現、小測試的成績都是每個學生的標籤,老師是掩蓋不住的。學生的自尊和尊嚴是靠自己爭取的,不是老師施捨的。很多孩子擾亂課堂紀律、打架鬥毆、辱罵老師、不聽講不學習等等,這樣的孩子還害怕公佈成績嗎?老師還用給他們貼標籤嗎?

當今教育對孩子們傷害最大的其實是課業負擔沉重,在校時間過長,不是什麼公佈成績。減負最應該做的是減輕學生課業負擔,而不是什麼禁止公佈成績。

我們的社會處處都在考試,都在分等級排名次,讓學生提前適應社會沒什麼不好。

學生不敢面對成績和排名,到了社會上怎麼辦呢?

看看這些年,無論是考編還是考公,還是各國企央企招聘,都要參加考試面試,都是按照成績從高到低錄取的。我們的社會處處都在考試,都在分等級排名次,爲什麼不讓孩子們提前適應呢?如果怕傷害學生自尊,那麼等孩子走進社會了,就不怕傷他們自尊嗎?難道只有學生有自尊,成人就沒有自尊了?

社會是殘酷的,競爭是激烈的,這就是我們的教育必須要告訴給孩子們的。不然孩子們不能適應社會又怎麼生存呢?

對學生進行等級評價沒有錯,但高考和中考能按等級錄取嗎?如果能那就有必要,如果不能那就是在自欺欺人。我們是應試教育,應試教育拼的就是分數,就是名次,特別是對中考生和高考生成來講,少一分可能就上不了好高中好大學了。這種情況下,讓學生知道自己的成績和名次對他們有何不可呢?真的是在傷害他們嗎?

大家對此怎麼看?也分享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