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英津:賴清德已成破壞臺灣政治制度的「危險製造者」
中國人民大學兩岸關係研究中心主任王英津指稱,賴清德總統上任後打壓異己、製造政治對立、壓制言論自由,已淪爲破壞臺灣政治制度和秩序的「危險製造者」。(中新社)
中國人民大學兩岸關係研究中心主任王英津指控,賴清德總統上任後製造「綠色恐怖」,打造「臺獨政權」;濫用司法手段,整肅政壇異己;濫用罷免制度,削弱對手力量;恢復軍審制度,形塑戒嚴氛圍;控制言論自由,打壓促統聲音。他並稱,「賴清德已淪爲破壞臺灣政治制度和秩序的『危險製造者』」。
環球時報指出,近期,賴清德的所言所行不僅煽動「反中抗中」、阻撓兩岸交流合作,還在島內搞「綠色恐怖」。賴清德已成爲「麻煩製造者」,更是「危險製造者」和「戰爭製造者」。環球時報「環球圓桌對話會」邀請王英津等三名大陸涉臺學者,就此展開討論,並於31日刊登三人發言。
王英津說,「自上臺以來,賴清德對內打壓異己,製造『綠色恐怖』。在其主導下,臺灣社會對立情緒不斷升高,政治生態日益惡化,公共討論空間持續收緊。
他指出,賴清德持續打壓政治異己,妖魔化政治對手,以「中共同路人」等標籤打擊政治異見者。不僅操弄島內媒體,嚴控新聞報導方向、製造虛假民意,確保所有信息都符合民進黨的政治利益,還強化對公權力的掌控,任命親信掌握關鍵部門,打着「國安」的旗號,強行擴大對公民社會的控制。這使整個臺灣社會朝着更加封閉的方向發展。這些舉措已使臺灣的民主制度日益失衡,民主監督體系正在被侵蝕。
王英津稱,賴清德還不斷指使司法機構以貪腐、違法等名義對國民黨、民衆黨等在野黨政治人物展開調查,企圖通過司法手段削弱對手。與此同時,還極力袒護自己的嫡系。在民進黨當局「雙標」的政治操作下,臺灣司法機構已完全背離民主法治精神,成爲賴當局打壓政治異己的工具。
他表示,賴清德通過鼓動民進黨啓動臺灣地區公職人員罷免制度,來打壓反對黨的政治人物,將罷免制度工具化,借罷免制度操控臺灣政局。這種將「選戰」延續到選後、將罷免當作「翻盤」工具的做法不僅耗費巨大社會成本,而且加劇政治對立。民進黨濫用罷免制度,破壞了民主機制的正常運作,還爲長時間的黨派衝突埋下了隱患。
針對賴清德總統日前提出的「17項策略」,王英津說,最刺眼的便是要恢復已廢止十餘年的軍事審判制度。他認爲,賴清德意欲通過恢復軍審制度,助力「綠色執政」,讓臺灣重回「準戒嚴狀態」。其以「安全之名」,將普通兩岸交流、學術往來、民間接觸都納入所謂「反滲透」的範疇,不僅壓制了臺灣民衆的自由和權利,而且抑制了臺灣社會的活力,阻礙了長遠發展。
王英津並指出,近期,賴當局全面封殺島內反對臺獨、支持統一的聲音,頻繁打壓統派人士和親大陸人士的言論,如近日轟動兩岸的「劉振亞案」。
王英津說,通過打壓異己、製造政治對立、壓制言論自由,賴清德已淪爲破壞臺灣政治制度和秩序的「危險製造者」。他呼籲臺灣民衆要及時認清賴清德當局所作所爲的嚴重危害性,勇於對其倒行逆施作堅決抵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