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穎:都市職場女性電視劇興起的原因

隨着改革開放的深入,我國電視劇行業進入一個迅速發展的階段。在此期間,各類題材的電視劇層出不窮,我國電視劇產業得到了快速發展,這不僅體現在電視劇產量的大幅增長上,更體現在製作品質的提升和電視劇類型的豐富上。作爲一種新的電視文化現象,都市職場女性劇在衆多電視劇題材中脫穎而出。近年來,隨着《杜拉拉昇職記》、《歡樂頌》、《三十而已》等電視劇的火爆,都市職業女性電視劇從多個體裁中脫穎而出,引發大量的社會關注和熱議。影視界都在探討都市職業女性電視劇興起的原因。

一、政治、經濟、文化三重語境下女性形象的變遷

上世紀九十年代中國轉型成爲市場經濟社會,人們的心理和價值觀念都在經歷着深刻的變革。政治、經濟和文化觀念在時代的變遷下產生了巨大的變化。特別隨着市場力量介入影視劇的創作,各種文化價值觀產生融合與碰撞,政治色彩逐漸淡化,職場劇中塑造的女性形象也在悄然發生變化。

首先在政治上,新中國政權建立和社會主義制度確立後,女性擁有了與男性平等的選舉權、工作權,有了更大追求自身價值的空間。其次,中國經濟體制的改革極大地改變了社會結構,傳統的男女性別關係也隨之被打破,經濟體制的改革不僅對人們的日常生活產生了巨大影響,並且還對藝術創作產生深遠影響。以經濟發展爲核心的改革模式,使得電視劇的創作者們重新對社會焦點、創作角色進行定位,以此來適應社會快速發展的要求。

因此,在市場力量的刺激下,藝術創作者需要塑造出更加多元、立體的女性形象,她們需要具備女性特質和魅力,以此才能吸引觀衆眼球。最後,在政治、經濟都發生巨大變化的背景下,傳統的性別觀念受到極大衝擊。在各種觀念的碰撞與融合下,以前由主流意識形態構建的社會性別話語分崩離析。隨着女性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和保障女性權利制度的完善,使女性地位不斷提高,所以電視劇的創作者在塑造現代女性形象時相較於過去的女性形象有了明顯的不同。

在九十年代電視劇中塑造的女性形象大多是吃苦耐勞、無私奉獻的,比如《渴望》中的劉慧芳,這一角色完全符合男權文化下對女性的心理期待。到了二十一世紀初,都市職業女性形象的類型開始豐富,比如像《任長霞》這種類型的電視劇,女性有了正式而體面的職業,但劇中塑造的女性形象屬於時代的拼搏者,女性特徵被有意無意地模糊掉,並且女性形象的塑造開始趨於模式化、刻板化。到了2010年左右市場上開始出現大批刻畫職場女性的電視劇,比如《杜拉拉昇職記》、《奮鬥》等,這些劇開始關注在職場中女性工作的專業能力,着重刻畫獨立自主的女性形象,但是在遇到問題時還是離不開男性力量的幫助。近些年來的都市劇中的女性形象類型更加豐富,比如《歡樂頌》、《我在他鄉挺好的》等劇,着重表現不同階層的女性在現代社會中面臨的職業困境與對自我價值的審視。

在社會轉型的大背景下,政治、經濟和文化背景對電視劇的創作有着巨大的影響,職場劇創造的女性形象展現了改革開放的時代新面貌,能從女性形象的變化中窺得時代的變革。所以,政治、經濟、文化三要素是中國職業女性電視劇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條件。

二、知識女性羣體的壯大

改革開放的浪潮催生了各種公司,這爲知識女性提供了廣闊的自我展示的平臺和大量實現自我價值的機會,這部分女性能夠參與社會生產並且在其中發揮着巨大作用。

一方面,年輕職業女性隊伍的發展爲電視劇創作者提供了持續的靈感來源和豐富的創作素材:個性鮮明且獨立自強的年輕職業女性已成爲都市職業女性電視劇中最具代表性的女性形象。競爭激烈、富有趣味且勵志的職場生活,成爲都市職業女性電視劇中最重要的影像故事。注重良性競爭,鼓勵團結與合作的職場精神主題成了都市職場女性電視劇旨在弘揚的主題意蘊。

另一方面,年輕職業女性隊伍的壯大確保了女性電視劇在市場上有足夠的受衆。都市職業女性電視劇講述了年輕女性在職場中的故事,這無疑符合大多數職場女性的心理需求,她們希望被發現和關注。在以女性觀衆爲主的電視劇市場中,觀衆也越來越期待女性角色,因此以講述女性故事爲主都市職業劇越來越多,出現了杜拉拉、唐晶、樊勝美、邱瑩瑩等女性角色。

比如《歡樂頌》中樊勝美、關雎爾和邱瑩瑩三個人的職場遭遇和情感經歷能讓很多職業女性聯想到自身困境,尤其是樊勝美所面對的家庭困境,在現實生活中也有不少類似的例子。對於這三個人物形象的刻畫很容易激起職業女性對角色的認同感,從而產生情感共鳴,能夠進一步啓發她們對如何走出困境進行思考。因此,都市職業女性電視劇的興起與女性知識分子羣體的壯大息息相關。

三、女性意識的覺醒

女性意識是女性自我覺醒的產物,它是女性通過後天學習而產生的自我意識,把自己定位爲具有獨立人格的自然人是女性性別認同的前提條件。隨着時代變遷和社會進步,女性意識也發生了巨大變革。從本質上講,女性意識體現着人類歷史發展進程中男女兩性共同創造的文化成果。女性意識的內涵豐富而深刻,通常是女性意識的婦女有能力獨立思考、思考、分析並有選擇地接受社會強加給她們的性別特質和責任。

在女性意識的覺醒過程中雖然女性大多處於被動地位,但女性羣體一直積極主動地爭取和拓展自身權利,並且在這一過程中逐步覺醒權利能力意識。在社會的生存機制中,女性自身也在不斷提高文化素質更新思想觀念,藉此提升權利使用的能力。這使得文學、電影和電視劇在刻畫人物形象,特別是女性角色時,不再沿襲模式化和概念化的刻畫方式,而是採用多樣性、豐滿性和與現實生活中人物密切相關的表現方式。在塑造衆多女性形象的過程中,獨立自主的女性形象成爲衆多影視劇創作者關注的焦點。這與當前中國社會倡導的獨立自主女性意識有着密切的關係。

在影視劇中,女性的獨立自主意識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個是愛情觀,另一個是事業觀。以《歡樂頌》中的曲筱綃爲例。一方面對於愛情,曲筱秉持着及時行樂的態度,在戀愛中勇敢出擊,在她看來戀愛不過是各取所需。曲筱綃的愛情觀以自我需求爲主,擺脫了“家庭至上、愛情至上”的傳統觀念。

另一方面是事業觀,曲筱綃作爲一個不折不扣的富二代,她本可以接受父母安排的清閒工作和舒適的大別墅,但她選擇住進歡樂頌公寓並且費盡心思成爲父親子公司的總經理。儘管她是出於爭家產的目的才進入職場,但是她並沒有心安理得地“躺平”,爲了拿下一個重要項目,曲筱綃可以能屈能伸,去給被她得罪了的安迪道歉並且惡補工作相關的知識。曲筱綃的一切只爲向父親證明女孩不一定比男孩差,女兒同樣有管理公司的能力。這是曲筱綃對男權文化的挑戰也是女性自主意識的完美體現。

進入新時代,獨立自主、敢爲人先的女性更容易受到廣大影視創作者的青睞,其豐富的職場經驗成爲都市職場女性電視劇的源泉,職場女性的獨立氣質成爲現代女性電視劇值得稱道的精神品質。同時,女性意識也促使人們關注女性在社會分工中的產生的作用和地位,以及啓發女性對自身生存狀態的思考,而電視劇則更多地以“性別”爲切入點去展示女性生存的真實狀況。因此,女性自我意識的覺醒是都市職場女性電視劇興起的思想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