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毅訪歐拉攏對抗美?法媒點出中歐障礙關鍵

法國廣播電臺分析,王毅的上述談話明顯拉攏歐洲來共同針對美國。(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當地時間2025年7月2日,歐洲理事會主席科斯塔在布魯塞爾會見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國外交部長王毅。法媒指出,卡拉斯與王毅會晤前,尖銳地點明中國「既要又要」的意圖。(中國外交部官網)

當地時間2日,中國外長王毅先與歐盟理事會主席科斯塔進行了會談,據官媒新華社報導,王毅會談時表示:「中歐堅持對話合作、陣營對立就難以形成,中歐選擇開放共贏,經濟全球化潮流就不會逆轉,中歐攜手踐行多邊主義,世界就亂不到哪兒去」。王毅並表示,中方願與歐方加強溝通協調籌備好中歐峰會。

法國廣播電臺分析,王毅的上述談話明顯拉攏歐洲來共同針對美國。這是一個敏感時刻,無論地緣政治還是商業貿易,川普重返白宮後打亂了世界格局,不希望被西方孤立的北京需要拉住歐盟,而歐盟在輕視價值觀,無視大西洋兩岸傳統盟友關係的川普重返白宮後,也開啓了對中國改善關係之門。

「然而,雙方的關係卻在變壞,一些重大的問題毒化着歐中關係。」分析舉例,「除了三年來涉及電動汽車、鐵路工業、太陽能光板、風力發動機等多個經濟領域的爭執有增無減,便是俄羅斯侵烏背景下中國與莫斯科愈加緊密的關係。」

分析稱,俄羅斯侵烏毀壞了歐洲八十年無戰爭的和平局面,歐盟希望中國能夠發揮其對俄羅斯的影響力,早日終止戰爭,至少不助長戰爭。然而中國卻在不失時機地強調其與俄羅斯的「永久友誼」,並以各種方式支持者俄羅斯的「戰時經濟」,延續戰爭。

分析指出,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卡拉斯2日與王毅會晤前,就尖銳地點明瞭中國「既要又要」的意圖:中國「一方面助長在歐洲的戰爭,同時又尋求與歐洲建立更緊密關係,北京必須處理這種矛盾。」她還說:「中國企業爲俄羅斯持續侵略提供了救生圈」,她希望,「在動盪的世界中,北京應該運用其與日俱增的實力維護國際法。」

卡拉斯強調,「中國不是我們的對手,但是在安全層面上,我們的關係承受着與日俱增的壓力。」她批評中國發動「網路攻擊,干涉歐盟民主,從事不公正貿易,這一切活動損害着歐洲的安全和就業。」要求中國必須「停止對歐洲的安全威脅」。顯然,歐盟把中國停止滋養俄羅斯戰爭作爲與其改善關係的重大前提之一。

王毅與卡拉斯會談前,歐盟高級官員透露,卡拉斯除了與王毅談烏克蘭戰爭外,一個重要的部分將涉及伊朗,歐盟認爲,中國與伊朗有着「特殊關係」,北京應該利用其影響力鼓勵伊朗放棄擁有核武器的野心。

中國作爲德黑蘭最主要的原油買家,歐盟希望中國推動伊朗達成伊核協議。不久前爆發的以伊戰爭,以色列和美國以炸彈摧毀伊朗核計劃的企圖並未奏效,國際專家分析,伊朗將會在幾個月來恢復濃縮鈾計劃。對於歐洲而言,希望德黑蘭永久限制其核計劃發展、作爲交換,取消美國和國際社會對伊朗的制裁。其實,2015年,當時的歐盟三大成員國,英國、法國、德國與美國以及中俄,與伊朗達成限制其核計劃的『伊核協定』,然而川普於2018年撕毀了這一協定。

與卡拉斯的會談,貿易分歧並不在議事日程上。但這將是其他歐盟領袖,以及德法當局與王毅必談的問題。近年來,歐盟與中國的關係緊張,布魯塞爾批評中國政府採取不公平經濟手段,導致貿易不平衡加劇。隨着歐盟對中國生產的電動汽車徵收關稅附加費,這一爭端愈演愈烈。

而中國政府特別針對法國干邑進行報復,這是因爲巴黎一直是歐洲對「中國製造」汽車徵收關稅附加費的主要支持者之一。法國經濟部的一位消息人士稱,就白蘭地而言,「雙方已經達成協議,但尚未得到中國商務部的正式批准」。

上週,歐盟執委會還決定將中國公司排除在價值500萬歐元以上的醫療設備公共訂單之外。這是對中國限制歐洲企業進入中國市場而採取的對應措施。對此,北京譴責布魯塞爾實施「雙重標準」。

雙方的另一個摩擦點是稀土。自4月以來,中國當局一直要求中國公司必須得到出口這些戰略物資的許可證才能出口。不過,中國政府6月份向歐盟提議建立一條「綠色通道」,以此爲出口稀土提供便利。